关灯
护眼
    如果说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创造或聚积财富,那么经济政策就是研究如何分配财富。这二者能一样么?

    陈家有一辆自行车,然后借了邻居一辆车,两爷子骑着两辆自行车,沿着龙河河岸向城内方向骑去,陈荣华跟在父亲后面,随时观察着父亲。寒冬的空气,微微有些刺脸。

    “爸,你这朋友叫啥名呢?”陈荣华无话找话。

    “他叫黄玉,据说是上面点名放他出来的,而我则是沾黄玉的光顺便被放了出来。”陈怀安颇为感慨。

    “那么厉害?”

    “不是他厉害,而是他老子厉害。当然,他也很厉害。”陈怀安难得心情好,八卦了两句。

    陈荣华听到这里,就开始想如何给这个叫黄玉的前辈讲述。他当然要把安岭抬出来,毕竟安岭也是“红人”,可以增加“凤栖三条”的说服力。

    他现在要做的,是要把安岭当时讲的意思,准确地表达出来。陈荣华想到这里,就有点后悔,既然在凤栖晚上睡不着,为毛不去找安岭讨论讨论呢。

    对方既然能提出“凤栖三条”,自然不止表达出来的那点意思。

    哎,还是太年轻啊……陈荣华叹了口气。

    “你叹什么气?”陈荣华的表现被父亲陈怀安给发现了。

    “我是在想,在凤栖时为何不与安岭多聊几次,我担心等会见着长辈时,我说不全安岭说的那些意思。”

    “现在想这些,早干嘛去了。下车吧,我们到了。”陈怀安利索地停下自行车,并推着车向着一个大门走去。

    “干什么的?”门口突然闪出两个卫兵。

    “同志,我叫陈怀安,这是我儿子青山县凤栖公社党委书记陈荣华,我们找黄玉同志,还请通报一声。”

    “你们站在这条白线外等着。”其中一名卫兵指着陈怀安的自行车轮胎,说了声便转身而去。

    陈怀安吓得急忙退了一步。另一名卫兵则身子板直地两眼平视前方,尽着他岗哨的职责。这个地方,级别颇高,是天西军区。

    严格地说,这个地方,并不是黄玉的工作单位。他在蹲牛棚前,工作单位是天西省参事室副主任,负责管理各类专家的角色。

    但他坐牛棚后,单位也没了。便只有到军区他岳父这儿暂时栖身。

    三分钟后,一个卫兵出来说:“你们进去吧,然后沿左手的绿化带走,走到尽头时会有人招呼。”

    为什么卫兵没问陈怀安是哪个单位的人就去问那啥黄玉了?原因是黄玉本不是军区的,但因为其身份特殊,他们卫兵也就知道了。而后黄玉此时的个人身份是“平民”,所以问陈怀安来自于如个单位,根本没意义。

    只要电话那头的黄玉家,同意这个叫陈怀安的人上门,就万事OK了。

    当陈荣华与父亲陈怀安到了绿化带尽头时,一个瘦削的约五十岁的中年人站在一道门边微笑着招呼:“老陈,您竟然舍得来看我?”

    “这是我儿子陈荣华。荣华,这是黄玉,你叫黄叔叔即可。”显然,两人的关系不错,说话很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