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凤栖公社党委书记陈荣华,作为文G前的大学毕业生,这么多年受到排斥、打压,一直靠边站,现在逐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上面才把他从唐州地区农机厂一名普通干部调到了地区宣传部,几个月前,竟然有机会在凤栖公社独挡一面。

    而到凤栖公社,与陈荣华对安岭的欣赏不无关系。

    问题也在这儿,安岭确实是凤栖公社的骄傲,甚至是唐州地区的骄傲,虽然唐州地区也出现了一些在全国还算叫得响的国家,但一来那已经是前辈了,只能说别人出生于唐州,但成长的环境与成名之作等,几乎与唐州没有关系。况且,那些人在历史上也没获得过类似地安岭这种待遇,刚一出道就在《华夏文学》杂志上发一个小辑。

    而且安岭有个最大的特点,即他人是唐州地区青山县凤栖公社的人,而他的作品也是写的青山、凤栖甚至卧虎岭的风土人情。

    显然安岭的这种写作,对于凤栖的父母官而言,是一种“利好”,因为随时会有上面的人关注着这个地方,只要在这儿干出了成绩,就不愁进步的问题。

    年前,陈荣华带着与安岭打好关系的想法,在安岭刚回家就去拜访。这次拜访,大出陈荣华意外,因为他只是急时抱佛脚的想法而忆,没想到安岭真还给他出了主席,而且一出就是三个主意。

    农业生产的责任制,副业生产的合作社,工业方面的建筑队。这三个主席,陈荣华在仔细想过之后,竟然都非常符合凤栖公社的实际。

    因为凤栖公社很穷,没钱,这三个主意基本上都可以不花钱。

    凤栖公社严格地说起来,也没什么人才,而这三个主意貌似也不需要多高大的人才。

    最后,是这三个主意,都能够让凤栖公社“扬长避短”。凤栖的长处,就是土地、人口,以及山里出产的一些山货。

    从现实性上讲,安岭出的三个主意,都有实施、实现的可能性。而每做成一样,不敢说在唐州地区引起轰动,但至少在青山县,怕是没几个地方有这个想法。

    可问题是,陈荣华敢做决定么。

    所以年前年几天,按理说是陈荣华最悠闲的日子,可因为安岭给他出的主意,让他进入了焦虑、失眠的状态。

    就在这时,陈荣华接到县传部电话,说是收到龙南自己家里的一个电报:自己的老父亲被“平反”,已经回到家里,年后就将恢复工作,希望陈荣华回家一趟。

    当即陈荣华就赶车回龙南过年去了。

    这个时代,虽然各单位也要安排春节值班,却从未说过一定要领导值班。所以陈荣华也走得心安理得。

    如果把安岭梦境里的时空理解为原时空,那么现在这个可称为平行时空。在原时空里,陈荣华的父亲也是这个时候平反的,而且陈荣华也是在凤栖工作,只不过是陈荣华对安岭的欣赏让上级领导提前几天做出了派陈荣华去凤栖的决定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