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为阵亡的将士建立纪念碑,还要举行如此高规格的仪式,这乃是大明头一遭。

    三位老臣齐齐踏出一步,齐齐跪地道:“臣遵旨!”

    朱由校摆了摆手,又问道:“杨爱卿,朕六礼已成,只等你这个证婚人送皇后入宫以成大礼,不知你的纳采又准备得如何了?”

    杨延宜有些迟疑,他皱眉看向方从哲,昨晚他已经请方阁老作为他的主婚人,但他有个疑虑,那就是即将开展与日本的全面决战,时间上不能再拖了,不知道婚礼准备要办多久。

    皇帝大婚可是操办了整整三个多月呢,方从哲踏出一步回道:“臣已答允为武安侯做主婚人,但武安侯即将离京奔赴日本与倭寇决战,臣不知道这婚期能否延迟或缩短日程啊?”

    他话刚一说完,朱由校立马就站了起来说道:“不能延迟!朱国祚!长公主和武安侯的婚期最快能缩短到多久?”

    朱国祚是礼部尚书,这些事情原本就是由他来操办的。

    他盘算了许久,说道:“陛下,这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办下来,怎么也要一旬。”

    “不行!太久了,三个月倭寇都侵犯我大明了!三天,朕就给你三天!三天后,朕要参加武安侯的大婚之礼!”

    朱国祚一听,顿时唬得面无人色,拉着方从哲就开始商量了起来。

    本来如果完全依照古礼,公主大婚准备两三个月完全是合理的,但是既然陛下都要求三天办妥,那办法也不是没有的。

    杨延宜请了方阁老作为主婚人,那朱由校就把英国公张维贤拉了出来,作为皇室的主婚人,三个人一起交头接耳的商量了起来。

    朝会也随之结束,杨延宜也立即回府去准备,更换礼服以送皇后入宫,参加皇帝的大婚!

    同时,今天也是他要举行纳采、问名、纳吉三项工作,府内也因此忙活了起来。

    第二天一早,杨延宜身穿大红礼服,将原本就居住在宫内的张嫣接了出来,在宫外接受群臣和百姓的朝贺。

    整座紫禁城似乎都染上了一层红色,锦衣卫的力士们在城头上往下泼洒着铜钱,引得前来朝贺的百姓们纷纷上前拾取,沾一沾皇帝的喜气。

    仪式完成后,午门中门打开,抬着皇后的轿子径直从中门而入,杨延宜也只能跟其他朝贺的大臣们一起走其他城门。

    将皇后的凤辇送入宫后,朱由校又马不停蹄的参加杨延宜的纳采之礼。

    好在纳采的礼物也都是由宫里准备的,直接挑进宫就算完事。

    至于具体送了哪些礼物,杨延宜他并不清楚,他望着最前方竹篓里的两只大雁陷入了沉默。

    纳采、问名、纳吉这些都从简了,现在从他府邸里抬出来的是纳征之礼,头一样礼物就是一对大雁夫妻。

    据说大雁一生只会寻找一个配偶,在它的配偶死后,另一只大雁决计不肯独活,往往会选择在配偶身边自尽。

    所以从古至今,大雁就是忠贞不渝的象征,可杨延宜却在此刻想到了他其实是对不起赵敏的,这一瞬间让他有种无地自容的感觉。

    好在仪式进行得倒快,请期已定,他明日就可以前来迎亲了。

    他这边流程结束后,朱由校也在宫内准备了一些宴席和酒水以谢宾客。

    由于人数过多,当菜上来的时候,基本上都已经凉透了,但今天有幸来参加宴席的也不是冲着菜来的。

    宴席到傍晚结束,大臣们也都离开了禁宫,可没谁敢去闹朱由校的洞房。

    乾清宫寝宫内,朱由校手拿金挑揭开了张嫣头上的盖头,虽然他只是在画像中见过此女一面,但见到真人的时候,他还是有些愣神。

    张嫣的容貌并不下于他所见过的任何一人,想到自己即将完成人生的第一次,朱由校不免有些口干舌燥,呆呆的望着眼前的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