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见一家人向自己投来担忧的目光,琢石犹豫着开了口:“今日见到一个同年,名叫陈渭,闲聊时透露了一个消息。他家中有亲戚在县衙里任职,了解些内情,说是下届通县的官职,迟迟无人来捐,知州官署有意私下通融,放低价码。”

    琢兰问道:“放低到多少?”

    “说是,一千五百两白银可捐主簿,两千两可捐县尉,两千五百两可捐知县。陈渭问我要不要捐官,他可从中帮忙搭线。”

    琢兰说道:“我听你姐夫说过,两年前,现任知县可是花了白银三千五百两捐的官。两千五百两,那可便宜太多,捐知县是最划算的。”

    何老伯为难地说道:“你大哥刚下完聘礼,手中银两所剩无几。这房子倒是可以卖掉,只是成亲的日子都定了,需要跟亲家商量才行。”

    琢石说道:“还是算了吧,就算卖掉了房子,还是差很多。”

    琢兰说道:“这么好的机会,放弃了太可惜。卖房不妥,不能让大哥借房成亲,就算找亲家商量,人家也未必同意。”

    琢岳可惜道:“错过了这次机会,不知又要等上多少年。”

    一家人都开始纠结起来。

    琢兰想了又想之后,坚决道:“这么好的机会不能错过。我去跟小宝爹商议一下,看看能不能从婆家借些银两出来。这房子不能卖,大哥且安心把嫂子娶回来。”

    何老伯并不抱希望,他说道:“你想的太好了,两千银两,你婆家怎会借这么多给我们?”

    琢兰说道:“不管借多少,我先去问问看,爹也去各家亲戚走动走动,看能不能凑出来一些。”

    琢石说道:“那些穷亲戚,哪有个余富的,去了也是白去。还不如去向道长借借看,他向来大度,总比那几家亲戚要靠谱。”

    琢岳道:“道长在老宅一住那么多年,是不是因为那处风水好。若是这样,那老宅怕是也能值上几个钱。琢石可以去问问,若是道长对老宅中意,卖给他就是。”

    何老伯忙摇头反对道:“不妥,不妥。当初万员外的旧宅,三进的大院,分文不收便就送给道长。你可知道他为何不搬走,一直住在我们的老宅里?”

    三个孩子疑惑道:“为什么?”

    “是我请他住下的,当日我说,院子没了人烟很快会荒芜,请他尽管住下,只当是帮忙照看了。”

    琢岳说道:“道长那般世外高人,又怎会被你的一个请求牵绊住,爹你想多了。”

    何老伯道:“不管怎样,琢石的命是他救的,这些年来,他施恩给我们的,远比我们供奉他的要多得多。”

    琢岳听了,点头说道:“真要卖,那处老宅确实不值多少钱。琢石,你跟道长只提借钱便好,其他不要多说。”

    琢石点头。

    琢岳有道:“我再去找朋友借借看。五日之后,看筹到多少,再论能不能捐官。”

    琢石敲开老宅院门。

    卫孞出来问道:“琢石,找我有事?”

    琢石点头,跟着卫孞进屋,把大致情况说了,他问道:“道长手中是否还有余银,能否借我一些应急。”

    “学院有了资助之后,我这里倒是有一些余银,只是离你所需的数目相去甚远。”

    卫孞从门边的木架上,取来三个袋子,递到琢石面前,说道:“这里面应该有三百多两,你都拿去用吧。”

    琢石看看三个布口袋,又看看门口的木架,惊讶问道:“道长,平日就是这样把财物随便放着吗?”

    他只道贵重的财物,必须要谨慎保管,道长平时进出没有上锁的习惯,忍不住地说道:“贵重物件,道长还是小心存放的好。虽说山村里民风淳朴,可如今闲杂人等渐渐多了起来,保不齐那些觊觎不义之财的窃贼会惦记着。”

    “赀财对我来说乃是多余之物,有用之人拿去也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