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水天一色碧,山林如屏插。

    山水如画卷一般铺在天地之间,水面平静得如同一面镜子。青山白云映在水面上,一时间竟分不清天与地的界限。

    平如镜的湖面上忽然飘来了一叶扁舟,扁舟如同一只灵巧的燕子一般轻快的划过湖面,在身后留下一片淡淡的涟漪。舟上立着一位道姑。长发一半用发冠拢得高高,余下的则散在身后,冠下垂着一束纱巾。此时天色忽然暗了下来,隐隐有雷雨将至之兆。

    舟行至湖中心,道姑一甩手中拂尘,朝水下一指,叱喝一声:“去!”只见一道红光没入水中,片刻,炸开一道十余米高的水柱。地动山摇之际,水中突然飞出一条暗银白色鳞的巨龙。巨龙骤然被人打扰,非常愤怒,在空中不停盘旋。待看清眼前只有一舟、一人时,发出了一声愤怒的嗥叫。

    空中顿时阴云四合,雷声隆隆,天色晦暗如同傍晚。龙身在乌云间穿梭而行,如一道银色闪电一般当头直扑过来。

    那道姑却也非凡人胆识,不慌不忙,人与扁舟仿佛合为一体。虽在狂风骇浪中左右飞行,却不偏不倚,在扁舟上立得稳稳当当。见巨龙飞出,将拂尘悬于腰际,伸手抽出背后宝剑,剑尖一指银龙:“孽畜在此吞食生灵、残害人命,不知悔改,今日便将汝诛杀!”

    半空中的银龙恍若未闻,甚至道姑感觉它似乎还嗤笑了一声。毕责和它比起来,这一人一舟过于渺小,不值一提。

    此刻那柄剑剑身颤动,隐隐有铮鸣之声吟出。而正在借下落之势已俯冲至前的银龙本能地感到了某种危险,硬生生一扭头,尾巴一甩掀了过来,掀起一片惊涛骇浪。道姑随着水势退开,又借势欺身上前,一人一龙于湖上缠斗不休。

    双方打了有半炷香的时间,不分胜负。银龙忽然口吐人言道:“吾本是天界神龙,因犯错被贬于此。困龙锁、锁龙柱皆在湖底,吾连这湖域都不得而出。是何人诬陷吾害人性命、残杀生灵?”

    道姑冷哼一声:“附近村民多有目睹,言有恶龙一条,于雷电夜中入村食人并牲畜。此处百十里,唯有你一条龙。不是你,又是谁?”

    银龙收了龙身,化为人形。身长八尺,头顶双角,端的玉树临风,衣袂飘飘。银龙立于水上对道姑说:“仙姑此言未必过于武断,有失公允。不若随吾一观困龙索,便知真假。”

    道姑盯了他半晌,似在考虑他话中真伪,最后点点头:“也罢,便随你去一观也无妨,谅你也奈何我不得。”言讫掏出一颗珠子,顺手置于发冠之上。银龙神色一动:“辟水珠?”

    道姑点点头,银龙也不再说什么,转头变回龙身没入水中。道姑脚踏扁舟,一同进入湖中。

    湖面激起大片涟漪,逐渐又恢复了平静。天边的雷雨和乌云,不知什么时候也散去了。

    银龙带着道姑潜进了湖底,下潜许久,只听一声:“到了。”道姑向下望去,果然见到一根丈许粗、百余丈深的黑黢黢,暗沉沉的锁龙柱钉在地底。

    银龙苦笑一声运起神力,霎时间锁龙柱上金光大盛,一条足有大腿粗的锁链显现出来,瞬间缠锁住龙身。银龙卸了神力,金光随即淡去消失不见。银龙朝道姑说道:“仙姑可信吾否?”

    道姑并未说话,潜下水来轻触了一遍锁龙柱,确认并非欺人之物才浮上来:“看来,那恶龙并非是你,是我武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