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今日是霜降,天气渐冷,新开张的碗记食铺门前,却有几分热闹之象。

    说起来宇文修多罗这家小店,当真是占了天时地利人和,这店名起的有趣,唐人中又不乏好风雅之人,也因此,不少人都会多看几眼。再者,萧家馄饨本就是西市中最为出名的馄饨铺子,每日最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在它旁边的铺子,自然也可以跟着招揽不少人来。

    宇文修多罗戴着面纱,与珊瑚几人一同忙碌着。放眼望去,小店的收银台前的左侧,摆放着一盒又一盒的“鲊”和它的改良版。

    所谓“鲊”,便是将鱼切成片后撒盐,去掉水分,在上面覆盖上一层米饭后,用箬封口,蒸熟,而后去掉米饭,只留下蒸好的鱼肉1。后世日本的寿司便是从“鲊”中学来的,只不过是省下了蒸熟又去掉米的过程。

    想到后世日料的风靡程度,也是为了省事,宇文修多罗在展柜的另一半摆上了改良版鲊,便是单纯的鱼片和米饭叠在一起,她又借鉴了南诏竹筒饭,将酢盛放在竹片里,客人可以打包带走。

    她本想着竹片也有成本,想学后世一般,让客人们拿走竹片的时候付一文钱的押金,还回竹片的时候再把押金还给客人,而后再给竹片高温水煮消毒。但是想到这一概念在大唐还没有普及,为了避免一开店就迎来各种卫生问题,她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而另一侧,她则摆上了各类小吃点心——有长安城内素来流行的柿饼,馓子,还有碗记食铺独家的芝麻球和炸春卷。

    馓子是将面搓成条状,一缕一缕缠绕在一起,撒上油,将细细的面缠绕在手上,来回抻开,最后放入油锅中,炸成金黄酥脆的炸馓子2,一缕又一缕,倒颇像女子腕上盘成几圈的金臂钏一般。

    但是这一套工序太过麻烦,宇文修多□□脆在西市一家馓子铺订了馓子,毕竟店内总要有些长安人民习惯的吃食。而柿饼,芝麻球这些小吃都是她平日在府里都能和几个丫鬟做完的。

    至于柜台后的菜单上,一列写了“灌汤包”,“粉蒸肉”,“石榴花肉”,“肉酿落苏”,“虾仁软黄金”和“白雪肉圆”。

    另一列则写了“魏相公醋芹”,“清灼葵菜”,和“蒸荠菜”。

    而主食那一栏,则写了“胡麻饼“,“汤饼”和“蒸饼”。

    走的是很明显的快餐风格。因着西市中多是平民百姓及胡商,少了达官贵族,因此,宇文修多罗多选的平价接地气的菜色。

    今日虽是第一天开张,生意却好得不得了,有着有趣的菜名和萧家馄饨的店主亲自推荐,食客们蜂拥而至,尤其是那一道”石榴花肉“卖得格外多。

    所谓”石榴花肉“,便是后世烧麦。此时,宇文修多罗正忙碌地包着烧麦。她选的是粤菜系干蒸烧卖,只见她面前摆着一碗搅拌好的肉馅。这馅的做法,便是先取猪肉沫,剁成泥的虾肉,再加了盐,酱油,胡椒粉等调料搅拌,最后再加入剁成沫的冬菇,搅拌均匀,极为鲜美。

    珊瑚在一旁擀着荷叶边的金黄云吞皮,她拿过面皮,将肉馅放在其上,一手虎口一捏,将皮聚拢,而后,另一手捏着一圈褶,捏成石榴花形3,这便是她给取的‘石榴花肉’名字的由来。随后,她又在肉馅顶上加了一小枚胡萝卜作点缀,更加鲜艳好看,同时也是为了区分,此乃猪肉烧麦,而非羊肉烧麦。

    萧镜在一旁瞧着,不由赞道:”小娘子的手真巧,一下子便包出一个石榴花肉来。”

    想到萧镜包馄饨的手艺,她不由笑了出来:“郎君自己包馄饨的手艺可是无人能及,说这话来倒像是笑话我似的。”

    萧镜也笑了:“好厉害的小娘子,日后竟是连夸都不敢夸了。”

    他二人如高山流水逢知音一般,对于自己的拿手绝活也是不吝露出。想到碗记食谱开张前几日,萧镜曾在萧家馄饨中大肆帮自己宣传,宇文修多罗又开起了玩笑:“我如今做这些可是谨慎的紧,生怕一个做不好,辜负了萧郎君前些日子在馄饨铺子将我这小店广而告之。”

    她说着,最后一枚石榴花肉已然好了,她将盛满石榴花肉的蒸笼递给珊瑚,珊瑚便放入鬲中,隔水蒸着了。

    好不容易得了空,宇文修多罗瞧着前面摆着的炸芝麻球和炸春卷竟空了一小半,忙提醒道:“阿杉,快去将后面的胡麻球和春盘取来,将前面补满。”

    在唐代,春卷还被称为“春盘”,而“芝麻”则被称为“胡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