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这里有什么不一般,徐海根一开始也讲不出个所以然,只是说这座城市给他的感觉很不好,整个城市坐落在南海上的一个小岛,算是地级市,其实名字都有点奇怪了槐城,叫槐城并不是因为城里槐树多,实际上,这种中砂土质的地方并不适合中槐树,入岛的海滩边上有一块巨大的断碑,年代久远,上面能看到的就“层地“两个大字,其他的因为石碑缺损,又长年风吹日晒雨淋,海水浸泡,碑文早就认不出写的什么了,县志里也没有记载,断碑的边上有三棵枯死的槐树,可能是因为“层地城”叫起来没有“槐城”上口,村民便直接喊槐城了。

    槐城整个城市的格局不像阳宅,更像是阴宅,直白点说就是一座大坟。四面环海,中心高起,远看就像一个坟包。最出名的景点是渡空寺,渡空寺就在入岛口处,断碑的边上。寺前屹立着一座高达九十九点九九米的地藏王菩萨金像,很多海滨城市一般都会在海边修大寺,一方面是满足佛教信徒的需求;一方面也是充当旅游业,吸引游客;还有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是为了镇住海浪台风,我佛慈悲,希望佛祖能够保佑渔民,保佑当地风调雨顺。海边的寺庙门前几乎都会立尊大佛或者观音,南方一些地方信奉妈祖,也会有立妈祖像的,再偏僻一点的当地有一些传说,海的传说都离不开渔女,所以也有立渔女像的,唯独这座城市与众不同,立的是地藏王菩萨,跟其他地方的望海观音,望海大佛不一样的是,地藏王菩萨虽屹立在海边,却是背对着大海,凝视着整个槐城。菩萨也不像其他佛像一样慈眉善目、面带微笑,如果细看,会看到地藏王眉间微锁,悲天悯人。

    地藏是佛教中一位愿力深厚的菩萨。佛典里面记载,地藏菩萨在过去世中,曾经几度救出自己在地狱受苦的母亲;并在久远劫以来就不断发愿要救度一切罪苦众生,尤其是地狱众生。所以这位菩萨同时以“大孝“和“大愿“的德业被佛教广为弘传。也因此被普遍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有一句箴言:“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传闻论法力,地藏王菩萨早可成佛,但他念着地狱众生,为了要救度苦厄,生生将自己压在菩萨的境界,地藏王菩萨心在地狱,对于三界中其他事物,从不过问。

    渡空寺是三十年前扩建的,原来只是一个名不经常的小庙,后来槐城发展旅游业才改建的,寺庙由一家古建筑专业设计单位的,地藏王菩萨金像则是美术学院的一位教授亲自设计,根据地藏王菩萨的传说设计的,眉间微锁、悲天悯人的表情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了地藏王心系地狱,地狱不空我不成佛的大爱佛象。至于为什么要在海边立地藏王菩萨,新修寺庙的石碑上记载了这么一个传说。

    槐城是座古城,有上千年的历史,渡空寺也是座古寺,同样存在了上千年。相传一千年前,槐城还是一个小渔村,中原地带来了一位苦行僧,行至此地的时候,槐城正饱受海贼肆虐之苦,苦行僧深感百姓不易。便留在此地与渔民一同抵御,企图度化他们。

    只可惜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如果恶人那么容易度化,世界上就不需要监狱地狱了。起初,海贼们只当苦行僧是个笑话,无限挑衅,后来发现苦行法力惊人,灭掉他们只是一分钟或者两分钟的事,开始心生畏惧,假意皈依我佛。苦行僧虽然知他们只是摄于他的威严,但佛从来不会放弃任何人,他相信自己终有一天,必可以让他们真正放下屠刀。只是他错了,海贼在畏惧了一段时间后,似乎摸清了僧人的规矩,别说杀生,伤生都不会,知道和尚不可能杀了他们,最多制止他们,都是些刀口上舔血的穷凶极恶之徒,挨几掌又算得了什么,于是又开始放肆起来。

    苦行僧一方面感慨世人难度,另一方面又继续孜孜不倦的弘扬佛法。海贼听多了,也就当放屁了。不仅如此,经过海贼们的口口相传,临近四海八湾的其他海贼都知道了这个岛上的事,全都饶有兴趣地跑过来逗和尚,槐城的海贼越来越多。渔民们也开始指责他,欠债还钱,杀人偿命,这帮海贼哪个身上没有背几条人命的,苦行僧明明可以帮他们消灭海贼,一劳永逸的事,非要搞成现在这么被动。

    只有一位少女,被苦行僧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动,一直陪在他身边,听他讲佛法。后来有一天,来了一帮海贼,海贼头子听闻苦行僧的事之后,对他的事嗤之以鼻,决定做点更出格的事逗他。一上岸就把其他海贼抓起来,并且当着苦行僧的面杀了海贼头子,同样是假意皈依我佛,这位头子的演技要好多了。

    杀完人后,直接就是双手合十,对着苦行僧弯腰:“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世人难度,那么,作恶的事就让我来吧大师!”苦行僧虽不同意他的行为,但觉得此人可渡。于是两人便聊起佛法来,也是这位海贼头子读过几年书,聊起佛经来居然可以滔滔不绝。苦行僧来此多年,虽然有少女听他讲,但从未有遇到知己的感觉,没想到居然和一位海贼如此投缘。讲到激动处,海贼头子说他于海上航行多年,一直有一事不明,请求苦行僧跟他上船,为解其惑,和尚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