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自从朱林拿到了朱元璋的许可之后马上告知了工部。

    工部的尚书孙克义,工部侍郎黄肃一得到消息马上同意,这可是一个巴结汉王殿下的好机会,自然要全力配合。

    仅仅一上午的时间,通过审批,朱林虽然说自己什么都不需要,但是他建造府邸朱元璋怎么可能坐视不理,当即大手一挥给了朱林三万两银子。

    三万两银子在应天可以买十套大宅子,如果光买材料的话八千亩土地上虽然不够,但是朱林自己有的是钱。

    朱林接受银子的同时拒绝了老朱征调徭役的建议,他直接申请了七八千俘虏开垦地基建造房屋。

    有俘虏干嘛要劳烦大明的百姓,朱林目标就一个,那就是豪华,费不费钱无所谓,反正他不差钱。

    亭台楼高、飞檐挂角、雕栏画栋、金砖玉阶,廊腰缦回山明水秀,讲究的就是园林风格皇家气派。

    为了加快修炼进度,朱林调集了一卫亲卫督造。

    华盖殿。

    “老五!你的宅子动用了一万多人啊,至于这么劳民伤财吗?”朱元璋问。

    “父皇,您误会了,这不是劳民伤财,我这次用了将近一万俘虏,解决了他们吃喝,最重要的是,五千亩土地不是全部建造房子,还有很大一部分用来开垦荒地。

    “到时候将开垦的土地分发给那些俘虏,王府还会召集他们当下人,这也算是安置,典型的以工代赈。”

    “老五这个办法不错,这些俘虏需要一点一点的安置,将他们分批次送往全国各地,既安抚了民心,也给他们找到了工作和田产。”朱标表示赞同。

    “至于那些贵族,已经想办法再给他们罗织罪名了,只要定罪,估计全都得死。但是我们会让天保奴活着,他毕竟是签订了条约,承袭我们给他的爵位献土侯,如今,将他们杀死的话,恐怕会惹得全天下的非议。”

    “杀鸡儆猴,有那些贵族作为前车之鉴,估计他也不敢再多说什么。”朱林表示赞同。

    “太子,岭北行省的建设进度如何了?准备派谁去就任布政使司?”朱元璋问。

    “布政使司掌管一省的军政,这个职位尤为重要,儿臣以为,将岭北省的首府设在和林,采用蒙汉混管的方法,有蒙古的部落,选举出的人和我们的人一同管理,但是第一职权必须握在朝廷的手中。”

    “老五曾经建议胡服骑射,派出我们的军队,以那些天然的草场给我们养马,最后,将百姓逐步的迁到那里,设立定居的地点和城镇,给那些城镇定期补给,用这些地方来吸引其他的牧民居住。”

    “办法是个好办法,胡夫骑射这种事情不能允许我们需要用自己的文化去教化那些野蛮的部落,必须要说汉语、行汉礼,遵汉制。”朱元璋说。

    “如果我们不改变那些部落,反而还让那些部落影响我们这样做,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了,反而使后面的同化越来越困难。”

    “既然要派统兵人去兼任,承宣布政使,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不过我还是有些担心,如果在外统兵的将军不服管教,拥兵自重怎么办?前去统兵的一定是勋贵。”

    “派一位皇子跟着不就好了,既是对他们的监视,也是对后代的培养,其实,草原部落上并不安稳,大大小小上百个部落之间动不动会发生摩擦和厮杀。”

    “这样战争不断,我们却必然要从中调解,到时候免不了要出兵游击或削强扶弱,来防止蒙古部落之间的统一,以及防止削弱明军的影响力。”

    “战场上是培养将领的最好方式,只要将我们朱家的子孙一直在战场上磨练他们的战争水平和军事水准,一定会稳步提高,到时候就可以培养出擅长打仗的将军。”

    “你的办法好,派皇子去监视武将,是一个两全其美的策略,既可以监视那些勋贵,防止他们佣兵自重阳奉阴违,也可以同时用这些战场来磨练皇子。”

    朱元璋并不是不信任他的那些兄弟,这只是当皇帝最基本的警觉罢了,毕竟有朱亮祖这个前车之鉴,没有人能保住他这些兄弟,永远不贪污,永远不欺男霸女。

    朱亮祖原本是名征善战的将军,结果去了岭南广东那里才数年,便已经和那些贪官酷吏,没有任何的区别了。

    权力没有控制就会滋生腐败,派谁监管就成了最重要的因素,外人可能相互的包庇,但是老朱家的人一定是忠心的,因此派出皇子前去监视是最好的选择。

    “就让徐允恭去做承宣布政使吧,这可是个从二品的大官,虽然偏远,但可是封疆大吏,这可是对他们徐家的信任。”朱元璋说。

    “儿臣觉得也可以,此次战争的表现,徐允恭是勋贵集团二代最优秀的,如果不出现意外,二代的军功集团估计以他会成为首领。”

    “至于皇子…”

    “老五,按道理来说是最好的人选,但是他辛劳一年,总得要休息休息,不如派老四去吧,他和老五一样喜欢战斗…相信老四日后一定能驰骋漠北,成为我大名赫赫有名的真北大将军。”朱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