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阴雨天气似乎跟丁伟商量好了,鬼子渡河之后,便下起了小雨。

    中午时分,小雨转大雨。

    雨点噼里啪啦的掉落下来,还夹杂着一丝凉意。

    战士们用防水布盖在战壕上边,凑在一起搓着手。

    负责侦察的士兵,轮番到前线探查,返回后用姜汤取暖。

    炊事班熬了一大锅骨头汤,倒上了牛肉罐头,提高晚餐的热量。

    阴雨天气,让地面泥泞不堪,鬼子也不得不在宏道镇北边的山村落脚,暂时避一避雨。

    外出行军,只要不是下刀子,并不影响作战。

    恶劣的天气既是风险,也是机遇。

    上贤吉准备等雨水稍微小一些的时候,发动突袭作战,找到丁伟的指挥部,以闪电形式打掉它。

    瓦解这支支那军。

    丁伟这边也在等着,等天黑时分,便下令包抄作战。

    摸黑、摸雨,跟鬼子血拼。

    单独吩咐了炊事班,牛肉罐头拿出来,白面大饼、馒头供应充足。

    所有人吃饱,备战硬仗。

    山区有了山洪,开始是小股的水流,随后汇聚在一起,向下流淌。

    多条支流汇聚到滹沱河,河水变得汹涌起来。

    士兵向池之上贤吉汇报,其滹沱河南岸的后勤部队,暂时无法保证渡河。

    河流淹没的石桥,马匹、车辆均要等水势缓解。

    “无妨,待雨停,我方发起闪电攻势。从开战到结束,不会太长时间,手上的物资足够应付当下战事。”

    说完喝了口热水,鬼子少将听着雨声,拿出了一本行军日记,饶有兴趣的写了起来。

    夏季的白天长,可阴雨天气,五六点钟的时候便有些黑蒙蒙了。

    战士们提前吃了饭,用绳子绑住裤腿,绑紧鞋子。

    没有雨衣,那就用防水布套在身上,中间挖个洞,露出脑袋。

    子弹、手榴弹放在随手可拿的地方,枪械擦干水渍。

    同志们有条不紊的做战前准备。

    今夜突袭,包抄鬼子旅团。

    时间一分一秒度过,负责指挥的张大彪、高清、钟志成核对了怀表时间,定在晚上7点准时发起攻势。

    三个主力团向鬼子旅团所在的位置包抄进攻。

    张大彪这边有骑兵营、侦察连、炮兵营配合,从正面向日寇发起攻势,吸引并牵扯鬼子的主要兵力。

    其余两路则从侧翼、后方包抄围剿。

    “柱子,做好炮火掩护,找到合适的炮兵阵地,泥泞天气,可以考虑用重迫击炮。”

    丁伟手上多了4门120毫米迫击炮,8门107毫米迫击炮,借机是打劫崞县军火仓库时候的缴获。

    当时来不及清点物资,多辆卡车拉着武器装备,一路带回了第四军分区。

    除了丁伟了解物资清单,亲自盘点外,这些营长团长都不清楚。

    只知道司令发了大财,抢了鬼子的军火仓库,拿到了大批武器装备,子弹跟炮弹。

    雨中的泥泞天气,山炮未必能迅速组装,作战也备受影响。

    相对轻便的迫击炮,比之山炮更有利。

    作为团级支援火力,丁伟还是非常愿意单独弄一个迫击炮团。装备120毫米、107毫米两种迫击炮,用于山地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