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光刻厂?”秦嘉庚的这句话仿佛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使得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这些人中,要么是来自各部委的精英翘楚,要么是某个特定领域的科研巨擘。

    对于他们来说,往往只需要简单的一句话,便能刺破那层关键的薄纱,找到问题的核心所在。

    此时此刻,秦嘉庚并没有去打断大家的思路,他只是静静地举起手中的茶杯,慢慢地品茗着。

    在这样安静的氛围中,思考中的人们宛如一座座雕塑,散发出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或许这种状态也可以被称之为“悟道”吧。

    就在这时,吴副院长突然眼中闪过一丝红光,他打破沉默说道:“秦书记的这个想法确实非常大胆啊!不过仔细想来,倒也并非完全没有实现的可能。”

    话音刚落,原本聚焦于各自思绪的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吴副院长,似乎想要从他那里得到更多的启示和答案。

    吴副院长接着讲道:“假设我们打造出这样一款装备,其关键部位乃是一个直径介于100至150米之间的环状加速器。这个加速器能够生成具有高热量、强光以及高度稳定性的极端紫外线(EUV)光束。此种光束能够穿越经过特别设计的反射镜片群组,并将特定图案投射至各个方位,进而实现对多部光刻机的同步照射。而每一部光刻机都能依据自身需求,选取各异的纳米数值来开展作业。”

    说话间,吴院长已拿起一支马克笔开始在白板上勾勒草图。

    此时此刻,秦嘉庚凝视着初具雏形的光刻厂核心组件图,脸上露出微笑并开口问道:“吴院长,不知我是否可以这样理解?”

    光刻厂就如同一条长达四百米的跑道,而那些各异的3纳米、5纳米、7纳米、14纳米和28纳米则好比拥有不同身体素质的运动员们。

    在这条跑道上,设立着各式各样的出口,紧接着让教练们守候于此。

    这些运动员们持续地在跑道上奔跑,由于自身身体素质存在差异,他们自然而然地会被甄别至不同的出口处。随后,教练们便可依据实际需求精心挑选出适宜的运动员。

    吴副院长用力拍打一下白板后说道:\"秦书记啊,您完全有资格来咱们这儿担任客座教授啦!\"

    然而秦嘉庚却轻轻摆手,表示自己不过是举个例子罢了,如果真要让他去授课,那也只能勉强讲讲思想政治课程而已。

    这段诙谐风趣的对话逗得在场所有人都开怀大笑起来,仿佛华威遭受制裁所带来的紧张氛围瞬间消散殆尽。

    这个方案充满了大国工业独有的浪漫气息,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大规模地生产出各种纳米数的光源,并实现大量制造不同类型芯片的目标。一旦得以实施,对于全球范围内的芯片产业而言,无疑将构成一种降维式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