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浩浩荡荡的锐骑犹如黑龙,出了萧关。半胡半秦的锐骑当先,义渠、楼烦、林胡、白羊,乌氏……皆是精通骑射熟悉地形的多面手。还有便是出自关中的良家子,祖辈皆是有功有爵。

    他们都是韩信精挑细选的锐骑,骑着八尺龙驹。马具皆是齐全,马首处则是覆盖有铁甲。锐骑也皆着甲胄,几乎是武装到牙齿。铍、矛、剑、弓……一应俱全。

    其中也有不直接参与战事的辎重部队,但同样也都有牲畜用以驮运。包括用来更换的战马,也是都有准备。

    蒙恬对韩信的偏爱,令诸多老部下都眼红。

    是,韩信的确是裨将。

    可首次大规模领兵,便将家底几乎全交给他,如此也太过分了。为了凑出这支奇兵,他们麾下一些百步穿杨的楼烦射手都被韩信带走。更有甚者因为坐骑出众,连马都没了……

    面对他们的不满情绪,蒙恬可没那么好的脾气。只是告诉他们,韩信此次是孤军深入肩负重任。更要趁着两军对峙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一股脑将匈奴老巢给端了,促成这场决战的全面胜利。谁要是有把握能做的比韩信好,他再追加一万人马!

    这下全都沉默了。

    按照预估,此次韩信将要长途奔袭数千里。茫茫草原,后方辎重恐怕根本补给不上。可若放慢脚步等辎重,就容易延误战事,而且很可能被匈奴主力所围困。

    更别说草原地形错综复杂,在没有合适的标识下想要辨明方向,就算是很多匈奴胡人都不敢说能做到。关键是韩信很可能要奔走数月,没人敢担保期间不会出现什么变故。毕竟战机稍纵即逝,必须得在关键时刻做出决断。这期间要背负的是数万条人命,还关系到北伐的胜负!

    韩信敢当着他们所有人的面立下军令状,孤军深入扫清胡戎。当初蒙恬让他抓个舌头,他带着八百人背水一战大破白羊部,生擒白羊王子。蒙恬便相当欣赏他,这些年来一直都有栽培他。

    后来又率万人抵御南下劫掠的匈奴,以少胜多重创其主力。此战是彻底奠定韩信的地位,让他从关系户成为无数将领的偶像。

    此次征战,韩信麾下也有诸多能人。樊哙、夏侯婴、任敖为校尉,周苛、周緤为短兵二五百主,就连萧何也成了他的军需官……

    说起这事韩信就相当得意,他是当众亲自问蒙恬,全军人马是不是都任由他挑选?

    蒙恬不假思索:是!

    行,那就带上萧何吧!

    ???

    萧何为幕僚长史,是蒙恬的幕僚。论级别的话,其实他和韩信同级,甚至可以说更高些。别看幕僚长史不掌兵,但却是负责统筹全局的。

    关键是韩信此行很危险,稍有不慎便有全军覆没的可能。而萧何为人足智多谋,颇有名相风范。好好栽培,未来起码能位列九卿。蒙恬一直都是将萧何带在身边,从来不让他上战场。

    萧何将后勤管理的极好,粮草辎重甲胄衣食无一缺漏,军中上至都尉下至士伍,就没有人不服气的。萧何也不止这么点本事,他经常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让蒙恬都受益匪浅。

    韩信说要把萧何带走,气的蒙恬差点没吐血,合着他是被韩信给算计了。但他已经当众答应下来,岂有拒绝的道理?

    “萧君。”

    “将军有何吩咐?”

    萧何虽是谋士,可这些年在边郡也经常骑马奔波。他虽然不擅射箭,但骑术还是相当了得的,所以能一直跟着韩信左右。

    “萧君不必如此。”韩信面露微笑,指着前面披着甲胄的夏侯婴,笑着道:“吾记得当初刚至泾阳,彼时是棋圣争霸大赛。吾受漂母一饭之恩,又向她借钱参赛。可惜首轮就遇到了陈君,惨被其淘汰。”

    “呵……陈君棋艺的确更胜一筹。”

    “不仅仅是棋艺,此人虽出自道家喜好黄老,却心思缜密城府极深。不怕萧君笑话,吾每次见他总觉得后背发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