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陛下圣明!”

    “老臣立刻派出使者,与藩王们交涉!”

    国难当头,左丞相苏浩也不藏着掖着,不再奉行那一套韬光养晦的处事策略了。

    国家都他娘的快完蛋了,一旦国破家亡,自己这个百官之首的丞相,将会死无葬身之地,如今哪还管什么中庸之道!

    “陛下,只要其他藩王们不趁火打劫,守住大卫国,我们就更有信心了!”

    “当务之急,就是必须立刻全国范围内大征兵,组建新的军队,为最后打退蛮族和倭寇大军,做好应有的准备!”

    兵部尚书魏无忌深知,以目前的十多万兵力,抵挡两国入侵,都是难上加难之事,更不要说打败蛮族和倭寇大军,彻底收复失地了!

    要想战胜这么强大的对手,只有扩军这一条出路!

    “陛下,魏大人说的很对,目前我们兵少将寡,很难抵挡住这些野蛮人,必须增兵,扩充军队数量,加紧训练!”

    右丞相孟傲随即起身,也是无奈地说道。

    虽然右丞相孟傲深目前知国库空虚,百姓流离失所,征兵非常困难,可这也是目前唯一的出路了。

    两者比较之下,孟傲只能如此建议。

    “陛下,老臣也赞成全国征兵,可如今国库空虚,正规军的粮饷都很难凑齐,如果一旦征兵扩充军力,粮饷又从哪里出?”

    户部尚书荀发的一席话,顿时给崇文殿君臣浇了一盆冷水。

    所有人眼神都变得黯淡无光,除了装傻充愣的秦文明。

    是啊,打仗需要钱粮,钱呢?

    这些年的内战,外加常年不断给匈奴、蛮族和倭寇大量“赏赐”,国家早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如今哪还有多余的粮饷征兵?

    荀发这个卫国大管家如此一问,众大臣纷纷看向国君卫炀,希望这个掌舵人能拿出解决之道。

    好不容易统一思想,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却不料又出现了新的危机。

    “是啊,国库空虚,我上哪里去筹钱征兵呢?”

    这一刻,国君卫炀真的为钱而发愁了!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啊!

    想一想刚刚继位时国库充盈的场面,卫炀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觉。

    “难道自己真的这么败家?”

    “哎,早知道这些年就不给匈奴、蛮族和倭寇那么多赏赐了,真是白白资助了这些肥猪,养大了对手啊!”

    想着蛮族和倭寇用自己“赏赐”的金银珠宝、牛羊马匹不断扩军,最后联合攻打自己,卫炀心如刀割。

    想到这里,卫炀忍不住将目光投向礼部尚书秦文明。

    秦文明见状,立刻低下了头,不敢与国君卫炀正视,心中不断嘀咕:

    “不要看我好不好?”

    “老子好不容易挣来的血汗钱,你可千万不要打我的主意!”

    “那可是我以后养老的钱啊!”

    卫炀真的不知道秦文明的家底,如果此刻他知道,仅仅秦文明偷藏起来的家财就富可敌国,能足足养活百万大军,又会如何感想?

    会不会杀了这头肥猪,用作扩军之资?

    好在,卫炀只是盯了秦文明几秒钟,之后用期盼的目光

    看向其他重臣,希望这些心腹爱将们能拿出解决之道。

    “实在不行,继续增加赋税吧!”

    “先打败外敌重要!”

    看了一圈,只见大臣们一听说没钱,个个都是一脸哀叹之声。

    卫炀知道,这些家伙们内心肯定暗骂自己败家,连年内战,耗光了家底。

    可自己的兄弟姐妹不服自己这个国君,教训他们难道不是应该之事吗?

    想了想,卫炀最终决定,必须向全国老百姓下手了。

    “陛下,万万不可啊!”

    “前一次为了筹集给匈奴的赏赐,已经向老百姓们增加了赋税,各地就已经发生暴乱,这才好不容易镇压下去!”

    “如今蛮族和倭寇两边围困,如果再向百姓们收税,内部发生暴乱,国家真的危险啊!”

    老太尉肖楚河一听国君要再次增加赋税,真的急了,站起来据理力争!

    “陛下,老太尉所言不虚啊,如今百姓太苦了,确实不能再增加赋税了,以免激起民变!”

    除了礼部尚书秦文明之外,所有重臣们都是一起劝诫。

    国家完蛋了,他们这些大臣们哪还有逍遥日子可过。

    可秦文明就不一样了,这个家伙与几国使臣交好,大不了拿着巨额财富,换一个环境逍遥自在而已。

    “那你们说怎么办?”

    “如果不征兵扩军,我们怎么把蛮族和倭寇赶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