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朱标闻言哑然。

    “原来宋师您不是因为什么礼制才如此的。”

    “宋师为大明着想的心,孤明白了。”

    说罢,朱标对着这位明初的大儒深深一揖。

    宋濂呵呵笑道:

    “太子殿下朕以为臣是腐儒,不懂变通不成?”

    “臣再迂腐,也是明白任何时代都会有改革一事。”

    朱标正要开导宋濂,却敏锐地听见一阵脚步声,来人似乎是上了年纪,还拄着拐杖。

    宋濂府上的下人来禀报道:

    “老爷,诚意伯来看您了。”

    宋濂笑了笑,“那就请诚意伯进来吧。”

    不待宋濂府上的下人出去通报,刘伯温便径自走了进来。

    “老臣见过太子殿下!”

    朱标也起身执学生礼,“刘先生。”

    刘伯温和宋濂同为浙东人,与章溢,叶琛被朱元璋称为浙东四父子。

    但是如今仅存的,唯有刘伯温与宋濂二人。

    二人因是同乡,一直关系甚好。

    宋濂卧床,刘伯温前来探望,也在情理之中。

    刘伯温径自落座之后笑道:

    “内阁一事,我也听说了。”

    他看向朱标问道:“此事只怕是出自太子殿下之手吧?”

    朱标也没有隐瞒。

    “前几日父皇让孤代为处理奏折,孤唯恐有所疏漏,便在东宫设了个小内阁,帮着处理一下政务。”

    “父皇见此事大有可为,便想要搬到朝堂之上。”

    刘伯温闻言不由得暗暗吃惊。

    这段时间以来,刘伯温虽然一直赋闲在家。

    但是关于这位太子殿下的事他也有所耳闻。

    不管是削藩一事,还是纳妃一事。

    都展现出了这位太子殿下驾驭人心的手段!

    如今这个内阁,竟也是出自这位太子殿下之手?

    原本刘伯温还只是猜测,毕竟此事完全不符合朱元璋的性格。

    而那些官员更是不可能提出或是想到此事。

    再联想到进来这位太子殿下的表现,刘伯温便猜测这内阁也是朱标的手笔。

    如今得到肯定的答复,刘伯温不由得心中暗暗咂舌。

    这位太子殿下日后做了皇帝,恐怕会比他爹更可怕!

    宋濂躺在床上有气无力地问道:

    “刘先生对此事怎么看?”

    刘伯温也没有隐瞒,直接坦白说道:

    “内阁一事,不但可行,而且刻不容缓!”

    本来,宋濂还以为刘伯温会和他一样,觉得此事不可行。

    但是没想到刘伯温开口就直戳他心窝子!

    合着我这两箭白挨了?还差点死在奉天殿!

    宋濂连忙请教道:“刘先生有何高见?”

    宋濂虽然比刘伯温年长,但是刘伯温的见识却远在宋濂之上。

    宋濂也经常向刘伯温请教一些政事上的见解,所以在场的人没有觉得任何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