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另一边,王美冬和朱晓天也赶着驴车进城了。

    驴车一拐进巷口,坐在车沿上的朱晓天,便瞧见自家木门大开,门槛上坐着一大一小两人,像望夫石一样,直直盯着巷口方向。

    朱珠的反应比大地快,熟悉的驴车声一传到她耳里,便一把跳了起来,小短腿甩得飞快,像炮弹一样,扎向巷口,嘴里喊着:“爹爹,娘亲……”

    朱晓天顺手捞起她,将她递给车厢里的王美冬,才笑着吆喝一声,将驴车赶到家门口。

    大地见掌柜的到了,满腹委屈说道:“掌柜的,下回别再让我带朱珠了。大半夜哭得邻居都找上门来了,我费老劲才将她劝住。”

    朱晓天停稳驴车后,见大地满脸颓丧,眼底下还有明显的黑眼圈,笑了下,“哈哈,辛苦你啦。小孩子夜里认人,行了,今天不开铺子,放你一天假,你回去好好休息吧。”

    “不行,这冬天正好是炭铺的旺季,咋能不开呢。没事,掌柜的,我不累的。”刚刚还一脸“我很累”的大地,瞬间像打了鸡血一样,认真要求开工。若是被王丽容见识到这场景,她肯定要来一句:“他真的,我哭死!”

    “哟哟哟,是他是掌柜的还是你是掌柜的,让你休息就休息,哪来那么多话。赶紧去吧,你掌柜今天得搁家里收拾东西,没空招呼你!”王美冬抱着紧紧扒在她身上的朱珠下了车,然后开玩笑似得下了逐客令。

    大地没办法,谁让他不是掌柜呢?虽然觉得少赚一天银子可惜,但掌柜的要“偷懒”,他也只能遵从了。不过,他临走前,还不忘叮嘱朱晓天明日早点开铺子。

    朱晓天和王美冬又笑了一场,直言大地才是那个操心的掌柜。

    一家三口欢欢喜喜得回了家里,王美冬跟朱珠说要准备回姥姥姥爷家小住后,三个人便各自忙活开了。

    王美冬将小库房里的东西都扒拉了出来,屋子里批儿片儿的,没了下脚的地方。她一个人在屋里头,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自言自语。

    拿起这个布头,就说:“嗯,这花色不错,给两个侄女做身衣裳。”

    拿起那个被面,就说:“这颜色喜庆,娘肯定喜欢。”

    偶然发现以前想找却找不到的家伙什,便一脸惊喜道:“哎哟,原来这玩意儿在这呀!”

    为了防止朱珠进来捣乱,王美冬给了她一块包袱皮,让她自个儿收拾要带的东西。于是,朱珠也学着她娘的样子,把自己的衣裳全倒到炕上,也不管是啥季节的衣裳,捡着自己喜欢的颜色便往包袱皮上扔。

    挑完衣服后,她还往里面搁了自己的玩具。等发现包袱皮合不上时,还似模似样得开始给她的行李做减法,嘴里同样念念有词:“这九连环我玩过好多次了,要不就不带了吧。”“这拨浪鼓太幼稚了,算了,还是不带了。”

    朱晓天也没闲着,为了弥补妻子没有“三朝回门”的遗憾,他特意去隔壁邻居那里,买了一只他们家养的公鸡作为“回门礼”。

    在这一带,新婚夫妇第一次回娘家,通常会带一只鸡,寓意大吉大利。更讲究的,还得是羽毛艳丽的雄鸡。因为人们相信,雄鸡有辟邪的作用。说来也好笑,这里的人们认为,女子新婚回娘家,会给娘家带来不好的运气,所以,回门时带一只公鸡回去,正好可以为娘家辟邪驱恶,也预示着吉祥富贵。

    除了必备的辟邪雄鸡外,其余的礼物就没有太多讲究了。有钱又重视妻子的人家,自然是怎么贵重怎么来。普通民户一般都是准备些瓜果点心、粮食布匹等实用东西。两者唯一的共同点,就是礼物不能是单数,要讲究成双成对的美意。

    朱晓天买到了公鸡后,拿回去放好又出门了。这个季节没有新鲜水果,他只得到附近的铺子转悠看看。见着米粮铺就进去买几斤小黄米,见着果子铺就进去挑几样耐放的点心,见着杂货铺就进去捡几斤红糖,最后,还刻意拐了几段路,在烟草店里买了一根黄铜的烟袋嘴,以及两斤上好的旱烟。

    每在铺子上买了东西,他都特意交代要用红纸包着,说是要回妻子娘家送的礼。即使米粮铺没有包装的服务,他也愿意花多几个铜板让小伙计帮忙去隔壁买点红纸,帮他包装上。

    于是,逛了一圈后,朱晓天两只手没了空闲,都拎着用麻绳串好的礼物。远远望去,就像手里拎着一串串大红石榴果子,让人觉得鲜活喜庆。

    回去的路上,他没有来时的匆忙,悠哉悠哉走着。碰见相熟的还会停下来打招呼,等到那人问及手中的礼物缘由时,就会咧开一张大嘴笑着答道:“哦,你说这些啊?这不是我婆娘要回娘家嘛,随便置办了些果子,让岳父岳母甜甜嘴。”

    就这样,他一路走一路宣扬自己要带妻子回娘家,因为表现得太过于兴奋了,旁人私下都纳罕,不就回娘家嘛,至于那么激动?

    回到自己家中,他把果子放好后,向妻子汇报购物战绩。

    王美冬虽然用耳朵听着,但是头不抬眼不睁,将炕上一个木箱子打开,拿出一床今年新絮的棉被,和丈夫说道:“昨夜我摸着娘盖的那床棉被都硬了,正好,把这床带过去。”

    “当女儿的真是细心,我也只会想一些面上的礼物,你这床棉被可比我那几包果子好。”朱晓天捧场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