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早晨,天刚蒙蒙亮时,慕荷已经收拾好东西背着竹篓出发了。

    当升起的太阳把树叶上的露珠晒干时,她也抵达了陷阱处。

    虽然又过去了几天,但是陷阱里能捕获的食物越来越少了,这次仅仅才收获了一只兔子。

    再这样下去,不用等到冬天,慕荷就会出现肉类短缺的情况。

    她把所有位置的陷阱全部收起来带走,绕到灌木丛右边。

    仔细查看了一番,等寻找到野鸡跟兔子活动的踪迹后,慕荷才蹲在地上重新布置陷阱。

    把所有陷阱再次布置好后,慕荷在原地休息了一会。

    然后她在陷阱的周边转了一下,熟悉一下周边的环境。

    绕了一会,慕荷绕到一处地势平坦的地方。

    刚刚从旧的陷阱处过来并没有经过这个位置。

    她又走了一会,远远的看见前方有一小片狗尾巴草。

    等走近后一瞧,慕荷高兴地几乎压抑不住心跳,甚至有些欣喜若狂了。

    眼前这个狗尾巴草的种子果粒更加饱满。

    慕荷非常确定它不是狗尾巴草,而是和狗尾巴草长得很相似的“粟”。

    图片仅供参考!

    “粟”是源于中国的古老作物,古代又称为“稷”,现代通称为“谷子”,别名:籼粟、硬粟、白粱粟。

    是禾本科、狗尾巴草属植物,籽实为圆形或椭圆形小粒。

    刚刚在远处也不怪慕荷会认错,因为狗尾巴草与粟同科、同属。

    二者的幼苗、植株、穗形等形态、结构以至颜色,基本上都相似。

    而且粟是由狗尾巴草驯化而来。

    狗尾巴草又叫“莠子”,两者尤其是在幼苗时更是有点不好区别,所以就有了“良莠不分”这个词语了。

    但是两者仔细观察还是有区别的,谷子在幼苗时根部发紫,狗尾巴草是绿色的。

    谷子结穗茎短下垂无毛,狗尾草结穗茎长直立芒长。

    谷子颗粒饱满,狗尾草的种子很小,结的也少,但要比谷子成熟的早一些。

    慕荷刚刚是通过颗粒才确定眼前的植物是“谷子”。

    粟是古代种植最多的谷物。直到宋末时期,稻、小麦逐渐发展,粟才退居二线。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有了它后,以后就有小米吃了。

    “粟”的籽实经脱壳去皮后,就是小米。

    因为它相较于其他禾谷类作物,如稻米和麦子而言,粒型偏小,因而称为小米。

    眼下谷子的籽粒背面壳呈现灰白色,籽粒也很硬,茎节也开始皱缩。

    说明这些粟米的全穗已经充分成熟了,现在恰好是收割的最佳时期。

    慕荷将背篓放在地下,把里面的兔子拿出来,放在一边。

    然后用自己带着的军工刀把谷穗给切下来,放进背篓里面。

    剪谷穗用剪刀的话会更快,但是眼下她没有趁手的工具,只能用唯一一把多功能的小刀了,等回去后再把小刀好好清洗一下。

    这把小刀的刀面从一开始的银光闪烁变成现在无数个划痕。

    就连刀面也出现了一个微小的缺口。当时弄出一个小缺口还让她心疼了一段时间。

    现在慕荷用小刀来切谷穗可一点不心疼,甚至整张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