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次日清晨,慕荷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赶忙跑去洞外看小灰。

    暗暗观察了一会,小灰在三个洞口内回来穿梭,而且昨日的猫尾草明显有减少了一些的痕迹,慕荷才放下心来。

    又想到昨日忘记喂水给小灰了。她赶忙找了一块粗壮的竹子,用石斧凿出一个凹槽,去溪水边接了点水,放进围栏里面。

    弄完小灰后,慕荷才去洗漱,照例吃了个野菜汤早饭。

    她又回到洞外,在左侧区域野艾蒿旁边选了一块小的地方,把泥土地都翻整了一遍。

    然后将昨天带回来的盐肤木、葡萄藤、芦子叶、野甘草分开区域挖坑栽种上。最后用大叶片去小溪水舀了点水浇匀。

    至于昨天带回来的白桦树皮,她准备后面抽时间来处理,毕竟眼下当务之急是去找盐。

    虽然这几天她从动物的血肉中、还有盐肤果里汲取了一些盐分,但是还是只能得到微量的盐分。

    如果长期以往盐分得不到补充,会造成四肢无力,全身水肿,严重的话可能会出现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所以她不得不冒险一次,离开安全的谷底出发去寻找盐。

    慕荷回到洞内换回牛仔裤、运动鞋。带着小刀、矿泉水、火折子。又用大叶子包裹了一些黑葡萄,考虑了下,她把最后一包压缩饼干也放进背篓里。

    临走前,她给小灰又添了一大捆猫尾草,锁紧谷底的栅栏门,回头再次望了眼庇护所,才毫不迟疑的出发。

    今日的远行是为了以后更好的生活!

    慕荷所知的生产盐的方法有四种:海盐、湖盐、井盐、矿盐。

    如果住在海边,获取食盐是很容易的,甚至在礁石上都能找到少量晒干的盐。

    但是在这片无边无尽的莽荒原始森林,想找到盐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慕荷还知道一种。她曾在古代诸多典籍中看到过记载:“白鹿饮泉”、“牛舐地出盐”、“群猴舔地”、“羝羊舐土”,这些动物的本能对岩盐、盐水有所偏好,会主动在野外找盐吃。

    体型越大的食草动物,需要的盐分就越多,找盐吃的频率也会更高。

    她这一路走来,对于所经过的环境还是略有熟悉。

    慕荷曾在悬崖的那片丛林里,看到过体型庞大的野牛。而且那些野牛的活动范围相对固定,如果跟着野牛走,说不定就能找到它们摄取盐分的地方。

    但是跟着野牛到底能不能找到盐,慕荷不知道,不过总得去试一试。

    她用木棍不断的探着路,在上坡的一处丛林中,慕荷发现了寻找已久的皂荚树。

    皂荚又名皂荚树、皂角等,皂角可以搓出很多泡泡,跟现在使用的肥皂非常相似。而且皂角也可以用来洗手,是古代比较常用的清洁工具。

    最主要的是皂角是纯天然的带碱性的植物,用来去油、控油的效果是非常好。

    她采摘了一些皂荚放进背篓,就继续向着悬崖处前行。

    正午时分,慕荷终于来到了那处悬崖处的坡底。

    她小心翼翼的在坡底周围找寻野牛的踪迹。

    在草地的树丛中慕荷发现了野牛的粪便。

    慕荷再也不敢大范围活动了,她就蹲在一个隐蔽的大树干下,用厚厚的杂草遮挡着自己。

    顺便小心翼翼的吃了几颗葡萄,喝了点水补充了一下水分。

    两个小时后,一群规模浩大的大约三十头的野牛群从远处经过。

    慕荷屏住呼吸,一动不敢动,眼睛透过杂草,紧紧盯着野牛行去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