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阿娇来了?

    不是,她为什么要来啊?

    如果是在现代,哪怕是订了婚,女方太主动都要被说不矜持,甚至更难听的话都能够听得到。

    楼令得知消息赶回城内,纳闷地发现阿娇带来的人不少,以至于房舍压根不够用。

    那么,阿娇带来了多少人?她足足带来一千四百多人!

    “不够住呢?”阿娇看到楼令,第一句就是这个。

    楼令脸色立刻就是一黑。

    谁家能招待一千多位客人?或许那些大家族可以,只是但凡家资略少一些,不用几天就要被吃破产了。

    “听姊说,你打算新筑一城?这样的话,房子就不用新盖了。”阿娇刚才就是在跟娃姒聊天,相处得似乎挺不错。

    楼令听着阿娇继续自顾自说下去。

    这一次阿娇带来一千四百多人,并且冬季也不打算回去,要在老楼家这边久住,美其名曰:为了婚姻幸福,婚前先同居一段时间,互相熟悉对方的脾性和生活小习惯。

    春秋时代有这么操作吗?没有史官会将这种事情记录在史册。

    如果真的有那种习俗,代表大家都司空见惯,更不会慎重其事进行记载了。

    想要了解有没有那种习俗,只能从一些个人日记或是往来书信里面窥知。

    能够确认的一点,春秋时代有男女之防,只不过并不像明清的那种病态。

    什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又是摸一下就得娶或寻死觅活之类,在春秋时代反正是不存在的。

    事实上,一直到朱程理学成为霸主之前,诸夏远古时代不好说,到两汉之后一直有“乞巧节”这种“相亲日”的存在,后面还加入了“牛郎织女”当日的相亲活动。

    所以,阿娇与楼令定亲之后,没有相隔多久跑来老楼家要常住,事情被传出去之后,没有人会认为有什么不对劲。

    阿娇是智氏的嫡女,出门多带点人手又怎么了?

    只是吧,阿娇带上自家的很多匠人,并且还有一支五百人左右的卫队,他们还自己携带了粮食,事情的性质变得有点特别了。

    “你的意思是,让他们收集材料起屋子,五百护卫暂时归入我的指挥之下?”楼令可算体会娶到富婆的快乐,只是必须顾虑一些影响。

    老楼家确实比不上旬氏,楼令要是占了阿娇太多的便宜,必定是要有吃软饭的名声。

    有些标签一旦被贴在脑门上,想将标签摘下来可不是那么容易,尤其是涉及到男女之间的问题,再小的事情都能越传越乱七八糟。

    阿娇看到楼令一直不吭声,凑近了在耳朵边说道:“咱们家现在可顾忌不了那么多。”

    还没嫁过来,就是一家人了?

    楼令先是愕然,随后释然。

    有心查的话,谁不知道老楼家是什么情况呢?

    以当前的情况来说,楼令娶阿娇本身就是高攀,还能指望其他人会怎么看待楼令啊?

    楼令却是问道:“旬氏那边没有问题吗?”

    “哈哈!?”阿娇直接笑出声,再用‘是不是逗我’的表情说道:“谁不知道我娇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