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人呐,记仇才能够记一辈子,受人恩惠能记上三天都算够久了。

    楼令从不奢望某人将自己的恩德记得多久,只希望该获得配合的时候,不要有谁刻意站出来捣乱就好。

    尽管到现代之后,由于网络发达和有许多有心人在操控舆论,导致好像道德沦丧才是当世主流,那却不是因为楼令将人性看得太黑暗的原因。

    “商鞅在秦国变法,导致九成九的秦人受惠。他受难的时候仅有商氏武力抵抗,其余秦人要么冷眼旁观,不然就是加入讨伐。”

    “说好的先秦时期,人们比较淳朴和感恩呢?或许在小事上是那么回事,轮到涉及自己的身家性命又是另一回事了。”

    “愿意豁出性命报恩,无论在什么年代一定是少数,多数的人需要在被煽动才有动作。”

    扪心自问,一旦晋国多数家族联合起来攻打郤氏,楼令明确知道郤氏必然灭亡,哪怕知道楼氏后面会被清算,恐怕一时间也有犹豫到底要不要下场。

    那个下场还要分两种,一种是站在郤氏一方同存亡,另一种是加入讨伐郤氏队列能不能避免被清算。

    如果加入到对郤氏的讨伐可以不用被清算,不用产生丝毫的怀疑,楼令一定是加入讨伐郤氏的队列。

    注意审题!

    也就是楼令判断哪怕楼氏加入郤氏阵营没有获胜的可能性,自家又有幸免的可能性,会不顾郤氏的恩情。

    以为只有楼令会那样吗?并不是的。

    站在事不关己的位置才能高高挂起,乃至于作为道德圣人进行各种批判。

    轮到自己成为当事者?绝大多数人首先考虑的只会是自己,别说自己背后还有一大家子人。

    报恩,把老婆孩子一块葬送进去,古往今来能够做到的人从来是少数。

    轮到有国家情怀的时代,为了民族大义不顾一切的人,反倒是增多了。

    其实,那也是两码子事,不应该拿来一概而论的。

    楼氏在秋收之后挑人练兵,冬季亦没有停止。

    时间来到春季的时候,一万两千人只剩下不到五千。

    开春后的半个月,楼令来到训练营地视察。

    “南征军团仍旧在郑国境内,暂时没有消息显示什么时候回国。”楼令带着楼小白巡视营盘,一边介绍正在发生的国家大小事。

    原本能够容纳一万两千人的营地,受训的人一再减少,营盘的规模却是保持原样。

    许许多多的排舍,建造起来之后也没有拆除。它们将被保留下来,日后归于其它用途。

    什么排舍?它就是用木头建造而成,顶上为三角结构,有切好又联装的竹片来作为屋顶,四面用钉装木板为墙壁,地面并非直接就是泥土地,有圆木增高作为基座,再铺上联排圆木作为地板;坐南向北,南开门户,北开窗户;每一座排舍长十米宽四米,室内现有大通铺,拆除后的空间不算小。

    太原盆地这边一直在开垦农田,由于之前树林密布的关系,开垦过程中砍伐的树简直不要太多,导致楼氏积累了巨量的各种木材。

    其实,也就是楼氏因为有各种工具这么讲究,其余家族都是事先搞出隔离带,一再点火焚烧,烧完再挖出树桩。

    楼氏有将树木进行砍伐,后面也会整出隔离带,一再放火烧掉开垦范围内的植物。

    烧灰嘛,减少开垦期间清除各种植物的麻烦,也能避免开垦人员遭遇到各种毒物的叮咬,更可以增加土地的肥沃,一举多得的事情。

    当然,类似的事情到了现代可不能干,否则会手戴银手镯,再喜提牢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