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2章布局

    最终江都负责安顿一万户,淮南负责一万户,广陵和江西各一万户,彭城此时户口已经有了2.5万户,就不参与,而盐城负责随后增加的安顿,即四万户以外的,由盐城负责。

    “分配好了,大家都要做到,给他们分房子,分田地,便户籍,以及准备好家书,去军营收买解散士兵,以防止家庭编户解散,这也是当前你们需要做的两件大事之一。出了这两件大事,还有两件小事,也不算小事,那就是给我想尽一切办法储备更多粮食,我的口号就是--不要黄金,要粮食。”吴地还学着希特勒举着手臂挥舞,看起来挺有气势的。

    “第二件大事就是,严密坚守和组织好各郡内部渔船,这不仅仅是组织移民的需要,也是随时调动兵马的需要,虽然我国水陆交通便捷,水军发达,可是楚国和越国也都是水上强国,我们不能在水上输给他们,更不能资敌”。控制了水运,他就坚信,他能更快应对战争。

    他的手下都是他精挑细选的,自然迅速理解他的深意。

    这一次完整的沟通会以后,吴地很快让官员们立即走马上任,带着他的任务和新绘制的“吴国七郡图”。至于最后一郡,自然就是面积虽然不大,可却经济最发达的吴郡,也就是江东。

    五月下旬

    吴地东奔西跑,为了什么,是的就是为了安顿好北迁的四万户百姓。其中艰辛,他这个没吃过大苦头的现代人,很是吃不消,没有飞机,没有汽车,全靠船运和骑马,要把各县巡视一番并不容易。

    不过总的感觉,古人还是淳朴的,尤其是现在吴国官员,只要上面用心管理,并不会烂到骨子里。

    至少,在他派出的御史和钦差等督导下,并没什么“白毛女”的故事。

    由于他既没有大兴土木,也没有苛捐杂税,北上的老百姓简直不敢想象,他们原本准备好了,努力卖力气干活的,最后发现确实是给自己干活,政府免费发放种子,农具,低价租借耕牛等,并且新开垦土地三年免征税收不说

    ,比起吴郡还少了很多苛捐杂税,并允许,鼓励他们储备粮食。

    看着田野郁郁葱葱的禾苗,吴地感觉自己心情格外的好。如果不是突然有人来报,一支越军过境,他恐怕都记不起,这还是吴越争霸的乱世。

    这一日,风和日丽,吴地正准备赶去广陵县,恩由于有了两个广陵,东部广陵改名泰县,只因为他想到那里后来出了个泰州,谁会想到后世一个市,也就现在一个县的规模。

    而西部那一个,被改名“皖城”只因为他在安徽,又是占据安徽半壁江山的广陵郡治所,打上一点自己这个现代人的烙印,也是有必要的。最后广陵变成郡守专称。

    “公子,公子,巨将军来报,请公子速速回府”一名骑兵什长带着一队人赶来。

    吴地一听,只得乘船渡过邗沟,这条运河作用,甚为了不起,就是21世纪也在使用,沟通南北极为有效,而此时,还能缓解淮河水患,有把淮水泄入长江的功效,对于整个江苏农业发展意义非比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