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看到傍晚,虽说这些书里对三大帝国的历史表述的实在不多,却也使得无畏看得百感交集。

    不可知的未来,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探知了。

    自从那一战获胜后,苏王便下旨不再有宵禁,于是晚上的连城也是万紫千红,热闹非凡。

    无畏原本想着,叫上卫珊,再找吴腾四个人再喝一场酒,不料等了很久不见卫珊的身影,吴腾也不在家。

    于是无畏和柳凯歌决定不等他们,两人去街上找了个人少的酒馆,找了个偏僻的角落,点了一桌酒菜,准备促膝长谈。

    “凯哥,问你个问题。”

    “你问。”

    “你说,战争的事,只有立场不同,没有对错之分。这话,有什么问题吗?”

    “不错,没问题。”

    “也就是说,你想学的是治一国的能力,至于这个国是哪个国都无所谓,就算是徐国也可以。”

    “嗯,不错。”

    “那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你不回去治自己的国,而选择苏国?”

    “因为我想学的是治一国的能力,至于这个国是哪个国都无所谓,就算是徐国也可以。”

    “嗯……额……”

    “哈哈!我总得选择个舞台嘛,而苏国这个舞台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关键这个国家如今的局面独特,在这里入仕,应该能受益匪浅。”

    “是吧。不过,其实我和珊珊都挺希望你们跟我们一块的,这里的水太深了。你看这次是吴将军冒险窃符,才有了现在的皆大欢喜。要是没有呢?结果就是,故事会停在贴城,我们搭上那么多人的命,最后什么都换不到。他们说,我们这一路何等震慑人心,实际呢,我们是何等的幸运啊!我们一路打来,反倒是实力羸弱的百姓们敢于提兵作战,不论是最开始和我们一起送到塔康城的百姓,还是一路城池里征招的百姓,其中不缺有志之士,哪怕当时徐国派二十万大军的消息传来,我们还是招到了六万多人。反观朝廷呢,从征战期间我们不断发出求援的信给他们,从来就没有得到一封回信。即便在我们两万人击溃十万人之后,你在朝堂上给他分析利弊,他也没有半点要支援的意思。他们真的怕徐国怕到这种程度了吗?我觉得不然,他们更多的,是不想看到一支以少胜多、数次击败徐国的,由平民组建的军队,出现在朝野上,出现在天下百姓的眼中。这样一支队伍的出现,会让他们自惭形秽,会如同一个响亮的耳光拍打在他们那张一触即破的薄面皮上!”

    说完无畏把碗里的酒一饮而尽。

    柳凯歌下意识看了看四周,不见任何目光,然后他深吸一口气,抿了抿嘴,也饮尽碗里的酒。

    横着手用衣袖擦了擦嘴角,柳凯歌轻声说道:“是啊,就像当时大家到了塔康城才知道原来自己是被拱手奉送的奴隶一样,他们总是能最大程度的维持那张薄面皮。在吴腾将军打了胜仗后,他传出金字令牌召你们回来,在百姓面前说是他自己派吴腾将军去支援的,说是避免影响不好,实际上,避免的是那张面皮在大家面前破裂。在战前,毫无策略,只会无脑树敌,然后束手请降;在战后,只会想方设法的粉饰太平,一心想着让百姓对其感恩戴德。所以说……苏国如今的模样,还真不完全是战之罪。”

    “对,衰败的原因里,百姓的原因也占得不多,归根结底啊,还是那个深不见底的朝堂,你要去的那个朝堂。这样的朝堂,救得了吗?”

    “就好像,当初塔康城的那个疑问,救得了吗?”

    …………

    连城的某个角落,有一座府宅叫陈府,也是以前的司徒府。

    府宅的主人正是苏国的上一个司徒陈金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