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连城是苏国的京都,同时也是苏国最大的一座城,除去王宫外,这里共有四万余户。

    三十年前,这里还是座不到千人的小城。自从上任苏王离把这里定作京都后,数不胜数的百姓纷纷携妻带子奔赴而来,可见上任苏王影响力非同一般。

    将军府在连城的西北角,不大不小,没有富丽堂皇,也没有家贫如洗,正如它的主人一样,端端正正,光明磊落。

    它的主人便是当年随着前任苏王四处征战的吴腾将军。

    起初,即便是在另一个有才干的部下的倾力举荐下,苏王离内心里也是看不上这个当时还是满脸稚嫩的狂妄小子的。当时他请求五百卒去攻战四万人的城池,苏王听到便笑了。

    绝大多数情况下,攻城是要比守城难的。同等兵力下,守城方站在城墙上居高临下,占据视野和距离的优势,可以很好的把握局势,因此攻城一方占劣势。理论上,攻城方至少需得守城方三倍兵力以上,还得根据地形、敌方实力依情而定。

    他这倒好!不说比敌方多,还敢大言不惭以不过敌方八十分之一的兵力去攻城,这点兵力,怕是对面一人一口口水都能淹没。只不过那位也曾立过不小战功的部下极力推荐,虽然不报太大希望,苏王还是许了。

    所有人都认为这个年轻的小子不可能以五百胜四万,开什么玩笑!哪怕人家伸直脖子给他砍,也得一人挥个八十刀不是?何况还得攻城!

    事实上,正面打的话,他确实做不到。

    他第一战就引出一千人对其进攻,他佯败撤退后,敌军紧随其后,在拉开一定距离后,他让人解下马鞍,就地扎营。

    敌军看到以为他有埋伏便停滞不前。

    不多时,他带着几十个人冲向敌军斩掉一名敌军将领又快马撤回,敌方更加认定他是故意想引他们落入埋伏,于是率军撤退,吴腾便率军反追他们,斩落数百人。

    此一计,攻心。

    再之后,他和十几个精兵从敌军尸体扒下衣服装扮成敌军模样,然后让偏将带领队伍挑衅,引起他们马虎应战便撤退,吴腾等人也顺利混进敌军队伍,最后拿下对方主将,敌军军心大乱,然后溃散,不得已投降。

    此一计,擒贼先擒王。

    就这样吴腾以不过百的损失得一城和数千兵,甚得苏王离赏识,官职也一跃跨了好几级。后来他跟着苏王离一路南征北战,将苏国政权延伸数千里。

    然而现任苏王昏庸,急功近利,宠信佞臣,数次发动大规模征战不仅无功而返,还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丢了数十座城,导致劳动力严重不足,直至现在,民不聊生,军力薄弱,国力空虚。一开始的五天一假到如今的至少五天一朝,可见是昏庸到何种地步。

    前几天上朝说了下颁布征兵的事后,这不,又有几天没上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