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洪武八年,三月十五日。

    一封,重土安迁,奉朕者,朕之子民,永享太平,背朕者,自结营寨,以待天兵!

    充满杀气的圣旨,进入川蜀布政司后,整个巴蜀南向的土司,瞬间混乱。

    圣旨入川,改土官为世袭武官,改世治为流治,这必然触动无数土司的利益。

    因此,圣旨尚未抵达川地时,五万关中明军,自汉中入蜀,一路南下至成都府驻扎。

    以傅友德为主帅,左偏将军沐英,右偏将军蓝玉,同圣旨一道入蜀。

    其目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三军帅帐内。

    只有一把椅子,坐在椅子上的傅友德,正摸着胡须,听着川蜀布政使吴廖。

    “颍川侯…各地土司首领,接到帅令已经在来的路上了,但是这圣旨…如果真的这样做,巴蜀之地兵戈四起…”

    吴廖看过圣旨后,心都凉了,这是要一股脑的掘了土司的根啊,那些土司首领怎么可能同意。

    一旦开战,不说胜负,巴蜀之地怕是要长期陷入战争之中。

    “人来了,本侯亲自跟他们谈,你管好各地物资调度,粮草供应,官道通畅,是战是和,这就不用你操心了!”

    傅友德摆了摆手,对于文官,他也不能说是厌恶,只是懒得和他们交流罢了,结交的深了,难免有结党的嫌疑,结交的少了…反而不如不结交。

    傅友德的死也很奇葩,太子朱标死后,傅友德并没有牵连进蓝玉案,但奈何,朱元璋在朱标死后,只想把所有的潜在威胁都清理干净…

    如果朱标没出事的话,傅友德应当也能善终。

    “侯爷,蜀地数百万民众啊…”

    吴廖心里拔凉拔凉的,自然是听出来了,傅友德这是北边没仗打了,好不容易皇帝想搞点幺蛾子,强推流官政策。

    哪怕是平叛,那也是军功。

    想当初明军第二次北伐时,三路大军,唯独傅友德一支偏师,七战七捷,但奈何,大战略出了问题,第二次北伐并没有让傅友德由侯升公。

    “你要是担心考核事,尽管把心放肚子里,真打起来了,该怎么样,本侯自然会一五一十的秉明今上。”

    “川蜀的考核,也可以推后。”

    傅友德见吴廖还要言语,连忙挥手示意他退下。

    五万大军入蜀,先遣部队,早已奔走各方,通知各地土司首领,前往成都府随军议事。

    大军在成都府驻扎不过三日。

    洪武八年,三月十八日正午,各地土司首领,相继赶来。

    他们只当朝廷大军入蜀,是奔着云南元梁王去的,怎么会想到这次大军入蜀的目的,会是他们…

    但当他们进入营帐,早在汤和入蜀时,傅友德作为偏师,就从汉中入过一次蜀地,当地土司对他也有记忆。

    可当他们听到傅友德宣读的圣旨后,各土司首领,一脸茫然的看着傅友德,仿佛是在看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