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海岸线…我虽然没有完全见过,但记得先生上次的作画,海岸线确实很漫长…”

    朱标对于大明的海岸线,那是心知肚明,但又不能表露出来。

    装作是从陈楚的作画中得到的海岸线印象。

    “那是,你也不瞧瞧,等到汉地一京十四布政司完成了休养生息,民力恢复,厉兵秣马,辽东要到库页岛,西北至少也要和西域接壤,西南控制云贵,而辽东到了库页岛,海岸线还要延伸出去万里之遥。”

    “不用问我为什么,因为这是历史的必然,每当中原汉地形成高度统一的政权,只要皇帝有危机意识,肯定是要拿下辽东将蒙古高原包起来的,那也是维护汉地的防线。”

    “到那时候,北起库页岛,南至两广,海岸线蔓延数万里之遥,如此漫长的海岸线,想要防范倭寇,那要花多少钱出去。”

    “可惜啊,当官的都不知道,海军的重要性,一味的争权夺利。”

    陈楚叹息一声,明朝倒是有皇帝看重海防,比如朱棣,而到了朱瞻基时期,研究过国运论,对华夏气候变化有了解的陈楚,自然知道,朱瞻基放弃奴儿干都司和交趾的原因。

    在朱瞻基时期,大明已经进入了小冰河时期的初期阶段,北地寒冷,奴儿干都司更是冷的撒尿成冰的地步。

    至于交趾,更多原因还是反叛吧,毕竟那块地方…

    “先生一直说海军重要,我却不知,自古以来,华夏海疆平静无波,历朝历代也没有重视大海而舍弃陆军的传统啊…”

    朱标反驳道。

    历朝历代,华夏都是陆军为主,水师为辅,海军?海军是什么东西…

    “白江口海战的事情,你知道吗?”

    陈楚打量着朱标,面色凝重道,白江口海战一战把倭国打狒狒了,消停了几百年没有官方层面的对华夏入侵。

    而到了明王朝,又经历了抗倭援朝战争,十数万倭军被李如松赶进大海喂鱼。

    朱标点了点头道:“遣唐使,我自然是知道的。”

    “你见过倭人吗?”

    陈楚开口询问道,他也不确定倭国现在是什么情况,不过毕竟距离中原很近,中原人见到倭人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见过几次、”

    脑海中回忆着,倭国也有使者来过大明,毕竟作为东亚霸主的华夏,大明已经完成了内部统一,国力虽然还没完全恢复,但即便如此,大明的体量也不是倭国能比拟的。

    更重要的是,倭国缺铜,他们的钱币需要从中原来获取…很迷是吧!

    “你对倭人什么印象,怎么判断的?”

    陈楚打量着朱标,他还是很想知道,这个时期的人,对倭国的评价的。

    好奇,纯属好奇。

    “倭人卑贱,撮尔小国,反复无常,如果评价他们的话,我认为有句话最对应他们。”

    “畏威而不怀德,对倭国要严加防范,有能力就要时常敲打,一味的施于恩德,他们非但不会感恩戴德,反而还会认为这是软弱之举。”

    朱标面色淡然,倭人他见的多了,他也相信自己的判断,毕竟倭人做的那些事情…

    “我草,兄弟,知己啊,知己啊。只是可惜,我没办法活着出去了,不然的话,我一定要去拉一群人,去倭国杀他哥昏天暗地。”

    陈楚叹息一声。

    只见朱标伸手拍了拍陈楚的肩膀道:“陈兄对倭人好像很有敌意?”

    “敌意?哎,没机会了,如果有机会,我恨不得把倭奴统统杀绝,他们活着都是罪恶。”

    即便是在不了解历史的人,对于东瀛侵华,对于七七事变,对九一八事变,对十六师团,十军,第六师团,第十八师团,一一四师团,那惨绝人寰的恶行,忘不得啊。

    “应该会有机会吧。”

    朱标站起身,微微一笑,看着陈楚道:“先生,您还没说海军呢。”

    “海军?那当然是很重要的一个军种,你想想,如果在大明沿海布置辽东海军,京畿海军,两广海军,三支海军每年的投入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