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皇宫大殿满朝文武都在观望着陆离的这次封赏,相邻的官员还在小声的议论着。

    “宣诏!”

    “是!”

    说罢刘谦便拿出圣旨捧在手里宣读。

    “陆离接旨!”

    “草民陆离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元元年五月,齐鲁之地遭遇连月暴雨,致使大坝决堤黄水泛滥,此次水患波及之广史无前例。

    水患造成三十余万灾民流离失所,纵有当地官员及时赈灾,仍有一十八万灾民逃难至京城外。

    此时恰逢国库空虚,幸得纳川楼东家陆离联合众爱国商号及时出手,才使得十数万灾民得以温饱。

    今灾情平定,朝廷念其功勋,特论功行赏。

    封此次赈灾伸以援手之商号为皇商,今后可在商号之前加上皇家二字以彰其功勋,商号东家进爵一等,此后凡是族人经商皆可商税减半。”

    听到这里满朝文武都彻底傻了,这种封赏可算是开天辟地头一次了。

    这皇商二字对于现如今这些处于社会地位底层的商人来说,就等于是直起腰杆光宗耀祖了。

    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皇帝居然还给他们封爵了,虽然不是裂土封侯,但是有了最低级的爵位,就是正式迈入了贵族行列。

    满朝文武彻底不淡定了,按照帝国惯例非军功不得封爵,如今这些商人仅仅是因为捐出一点臭钱就能荣获此等殊荣,这让这些官员怎么接受得了。

    尤其是武将更暴跳如雷,幸好有定国公压着才暂时平息,然后这还没算完,只听刘谦继续说道。

    “纳川楼东家陆离为此次赈灾首功,联合商号捐粮五十万担,白银一百万两,救民十数万,封伯爵,赏地千亩,世袭罔替,爵号青山,钦此。”

    “陛下不可。”

    “陛下不妥啊。”

    “陛下三思。”

    “陛下……”

    刘谦刚宣读完圣旨,大殿之内顿时就炸了锅,这次不仅是御史,就连很多清水衙门的官员,也纷纷跪地请求皇上收回圣命。

    御史们见皇帝不为所动,又将目光投向了朱熹,礼部尚书朱大人以前遇到这种事都是带头冲锋的,此时却只见朱熹闭目养神轻抚胡须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朱大人您倒是说句话呀。”吏部尚书张世奇用手肘轻轻捅了捅了朱熹。

    “是啊,是啊,这与祖制不符啊。”

    “朱大人…”

    朱熹虽然对这次封赏意见也很大,但是想到之前自己登门时这些人的嘴脸,顿时打定主意作壁上观。

    “哼,这会想起老夫了?早干嘛去了。”朱熹心中暗想着。

    这种逾越祖制的封赏,一般都是礼部提出,然后再由御史弹劾,今天朱熹不参与,众多礼部官员也不敢造次,御史们就显得不再那么犀利了。

    “陛下此事欠妥。”最后还是秦玄凌出来支持了御史的弹劾。

    “哦?秦相也觉得朕的这次封赏不妥?”

    赵广可以不理会别人的弹劾,但是面对这个权倾朝野的老狐狸,却不能置若罔闻。

    面对皇帝锐利的眼神,这位左相丝毫没有畏惧,只是平淡的说道,“此事与礼制不合,本朝自高祖立国以来定下的祖制就是非军功不得封爵,这小小酒楼商人何德何能敢逾越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