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王都城内,安宁的夜晚被喧嚣代替,百官第一次夤夜上朝,惊讶之余也都知道事情不小。等到永嘉帝告知百官,边关大军被困,众人的嘴张的能放下一个鸡蛋。短暂的吃惊之后,众人开始七嘴八舌的表达。

    有的说要派援军增援,有的说要问罪主帅,有的说尽快议和。主战的,主和的,问责的充斥在大殿上。直到天明也没有拿出个章程来。

    几位众臣都留在宫中,继续讨论,晏坤跟永嘉帝告假,去送送黛芙。

    黛芙一夜未睡,出发前,她去了老太爷的院子请安,并告知边关情况,老太爷没有阻拦,让她放心的去边关解救大军,王都城的事,祭祀府和圣女殿会看着办。

    黛芙准时出发,大门口站着都是为她送行的家人,南荣夫人与世子夫人一直忍不住哭。郑氏和韩氏一直嘱咐柳月和杏月,一路好好照顾她。孔雀公主把自己带过来的秘药和珍贵的药材送给她。

    哥哥们都想陪着她一起奔赴边关,被她拒绝,也被南荣夫人和世子夫人拦住,家里还要依靠他们。

    黛芙甚至都没有回晏家去看看两个女儿,时辰到了,上了马车出发,留下祭祀府一大家子人在门口望着。

    行至城门口,看到刚刚下马的晏坤,新月撩开帘子,晏坤走到马车前:“芙儿,你别下车了,刚生产完,早上冷,别见风。”

    “谢谢父亲体谅!”黛芙坐在车里应声。

    “好孩子,是大虞对不起你,让你如此情形奔赴边关。路上好好休养,家里的事你别惦记。虽说遇上这样的事,但今日三个小子的洗三礼还是会照常,只是低调一些罢了。宴席采买,银子已经花了,不能浪费。”晏坤真心不忍,可是也没办法。

    黛芙认真的听完,眼波流转:“父亲,这些事我相信您能处理好!父亲,有一件,儿媳没来得及跟您商量,自作主张了。”

    “你说,什么事?”晏坤询问。

    “宴席结束,让我母亲把复始抱回祭祀府养着;让我大舅母把三泰报到荣国公府养着,等我回来再去两府接回来。我怕您一个人照看不了五个孩子,请祭祀府和荣国公芙帮着分担些。只是,母亲那边要劳烦父亲去劝说。”黛芙实话实说。

    “太好了,还是芙儿想的周到!改日我上两府登门拜访,送上谢礼。我还在为难,害怕你走后,晏家被人盯上。芙儿,你放心,你婆婆那里我去说。家里五个孩子,就她也能带过来?不得吱哇乱叫啊!

    芙儿,你要顾好自己,如果、老二真的回不来,你要平安回来,家里的孩子不能没有娘啊!”谁能想到,铁骨铮铮的汉子,也有说到哽咽的时候。

    “父亲,莫要担心,我会带着二爷一起回来,家里和几个孩子就托付给父亲了!孩子若是不舒服,巫女看不好,就去祭祀府找大巫医。影卫我留下半数守在主院,只要几个孩子不出主院,就是安全的。今日宴会也不能大意,防止浑水摸鱼的人混进来。”黛芙理解晏坤的心情,战场变化莫测,他已经死了一个儿子,这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只有亲身体会了才知道。

    “好!放心吧!快走吧!一会儿出城的人多了,不好出城。”晏坤眼睛有些红,有些绷不住,结束对话。

    “好!我走了父亲,勿念!我向您保证,一定把二爷平安的带回来。”黛芙说完,坐直了身子,新月向晏坤点了一下头,放下帘子,车子启动行驶。

    晏坤向后退一步,用手掌迅速遮挡双眼,把眼泪抹掉,看着黛芙出城,他才上马离开。

    晏坤回到府中,下人已经开始忙碌,郑氏和韩氏一起过来帮忙,连姚氏也过来帮忙。见到他,管家连忙上前禀报进展,晏坤点头。

    发生这样的事,总归是不能像之前一样热闹,但新生儿的降生,是一个家族的希望,也是国家的希望。

    南荣夫人和世子夫人先到的,去了主院看孩子。时间差不多了,人才陆陆续续的过来,只是众人脸上的笑容少了,三五个人坐在宴席上窃窃私语,讨论边关大军被困的事。

    几位重臣依旧留在宫里,但是家里的夫人带着家眷一起过来。男女不同席,晏坤在正厅男子的宴席上招呼,顼炎父子帮着招呼,还有南荣程。

    女子这边在偏厅,安氏和柳氏招呼着,南荣夫人和世子夫人,加上郑氏、韩氏、姚氏帮衬着,一场宴席,也是不错。

    宴席要结束了,晏坤和安氏,柳氏每个人怀里抱个小娃娃,襁褓中的的小娃娃还在熟睡,众人都未上去看看。

    众人都在夸赞安氏好福气,一胎三子,多子多孙。很多新婚燕尔的夫妇和要出阁的姑娘,都被家里长辈带过来,想沾沾喜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