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母女俩收拾出行李,母亲手持二胡坐在凳子上,小莺端着双手站在旁边。

    随着一阵悠扬婉转的二胡声,小莺进入角色,开口唱起了小曲。

    听得出母亲的二胡有相当的功力,小莺的嗓音也很清脆悦耳,曲词在她的口中如流水般娓娓吟出,配合着月亮河优美舒缓的曲调,大家的耳朵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一天的疲劳也在这天籁之音洗涤下消失无踪。

    “好!”唱完后大家一阵沉默,李乐首先喊出一声好。

    大家纷纷鼓掌。

    卫筱菊对李乐刚才的那声喊很不满意,嘴一撇,讽刺地说:“喊那么响亮,好像你有多懂似的。”

    李乐不客气地从姜香兰口袋里掏出几块银子,上前放到老太太的手中,很神气地回答:“你这就不对了,说我功夫不好,我认了,说我不懂音乐,我打死也不能认。”

    老太太看着李乐递过来的银子,赶紧站起来把银子往回塞:“小哥,这太多了,太多了。”

    “阿姨,您就拿着吧,刚才您和这位妹妹的这段小曲,值这个价。”李乐很真诚地伸手挡了回去。

    姜媚也帮着李乐说话:“大姐,你拿着,再给我们唱个《相思泪》吧。”

    卫晓虹是个唯恐天下不乱的主,在旁边起哄:“让小乐给我们来一曲吧,他不是懂音乐吗。”

    “小乐,来一曲让几位姐姐高兴高兴。”这种凑热闹的事情怎么会少了卫晓晨的份。

    卫筱菊也来劲了,直接走过去,从老太太手中接过二胡,笑嘻嘻地递给李乐。

    大家都含笑等着看李乐出丑,就连小莺姑娘,也都被这欢乐气氛感染到,睁着一双好看的大眼睛,笑盈盈地看着李乐。

    非常意外,李乐爽快的接过二胡,很风骚地撩了下根本不存在的刘海,搬着凳子离开桌子坐下来,用标准的播音腔调开始抒情。

    “接下来,有请着名的二胡演奏家,伟大的音乐导师李乐先生,为大家演奏一首二胡独奏曲。这首曲子是民间艺人瞎子阿炳所创作,作者的一生历尽沧桑,在晚年时贫病交加,于一个风雨大作的晚上有感而发,创作了此曲。此曲曲调婉转凄凉,道尽人间的坎坷曲折,正所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啊。”

    随着结尾故意拖长的啊字,李乐试着拉起二胡调音,看那手法,确实不是个生手。

    还算他有点良心,没说这是自己创作的曲子。

    周围诸人原本都憋着笑看李乐表演,听到后面两句话,神色变得惊讶起来。

    没想到这小子还能说出这么文雅高深的语言,看来还真是不能小看。

    在地球上有句俗话,三年琴五年箫,一把二胡拉断腰,充分说明了要拉好二胡是不容易的。不过,李乐还真不是完全吹牛,这小子学过拉二胡,而且水平还不错,算得上个业余高手。

    说起此事,得感谢当年那位音乐欣赏课的冷艳美女老师。

    那位娇滴滴的大美女,是个音乐学院的高材生,非常钟情于二胡,认为二胡代表了中国传统乐器的最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