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一夜就这样平静的过去了,第二日上午,盛霖聪依旧如往常一样,在书房中和赵民远一行人商量商会的事情,不过这次穆子英也在场。

    “这位是本王的表弟,穆子英,”盛霖聪向赵民远一行人介绍着穆子英。

    “见过穆大人,”赵民远带头抱拳说道。

    “客气了,我算不上什么大人,”穆子英也抱拳说道。

    “本王决定以后云州商会在京都的事宜就由子英替我打理,赵老爷,子英在生意方面还是个新人,以后就劳烦你多带带了,”盛霖聪笑着对赵民远说道。

    “王爷放心,我等定会尽心尽力,不遗余力的辅佐子英大人,”赵民远说道。

    “好,有你这句话本王就放心了,”盛霖聪笑着拍了拍赵民远的肩膀。

    一上午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临走时,盛霖聪对赵民远说道:“赵老爷,今晚迎宾楼本王设宴,请诸位好好的吃上一顿,就当提前给大家送行了,过完年诸位就要北上京都了。”

    “谢王爷,”赵民远一行人笑着说道。

    下午,盛霖聪没有和兵匠们聚在一起,而是和穆子英在书房中继续谈着事情。

    “表哥,经过这一年我们谍卫的努力,获取到了不少情报。”

    “细细说来,”盛霖聪一下来了精神,自己一直没有离开过云州,对外面的局势也不是很了解,目前只能通过谍卫的情报去了解外面的情况。

    “首先,是关于皇帝陛下的,皇帝陛下近来开始不理朝政了,交给太子监国,而且宫里还有消息传来,说是皇帝陛下沉迷于修道。”

    “其次,由于陛下不理朝政,朝堂上现在乱作一团,党争不断,主要有三大势力,分别是太子党、秦王党以及以黄征黄首辅为首的黄党。”

    “……”

    书房中,穆子英一直在讲述着,盛霖聪就安静地听着,时不时也会问上一两句。

    “最近发生的一件大事就是皇帝陛下想在京都修建一座道观,专门用来悟道,不过遭到了黄征的激烈反对,太子党则是支持皇帝陛下,两党在朝堂上争得不可开交,我离开京都时这件事还没定下结论。”

    “表哥,刚才所说的就是我们谍卫这一年来的收获了,”最后,穆子英补充道。

    “做得很好,”盛霖聪说着就站了起来,一脸的严肃之色,“听完你说的之后,我觉得大盛很快就要发生大事了。”

    “山雨欲来风满楼,看来我们必须要做好准备,迎接挑战了。”

    “好了,也到时间点了,走,去迎宾楼,”缓了一会儿,盛霖聪换了一副轻松的表情,笑着说道。

    盛霖聪先是去和李若初说了一声,然后就和穆子英并肩朝着府外走去,马涛等人跟在身后。

    走在云州城内,看着街边的景象,穆子英下意识地就感慨道:“云州的变化真大啊!这才一年的时间,就变得这么热闹繁华了,感觉都快赶上京都了。”

    “是啊,云州的变化确实很大,再加上年关将近,所以就比平时更加热闹了一些,”盛霖聪也笑着说道。

    “云州能有今日的繁华,全都是表哥的功劳。”

    “不是我一人的功劳,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盛霖聪笑着回应。

    就这样,兄弟二人一边走一边逛地来到了迎宾楼。

    “王爷,赵民远他们已经到了,”刚来到迎宾楼,店里的掌柜就对盛霖聪说道。

    “好,我知道了,可以上菜了,”盛霖聪点了点头。

    众人一共坐了三桌,菜上齐后,盛霖聪端着酒杯站了起来,笑着说道:“吃了这顿饭,以后就是自己人了,以前的事情就算翻篇了,以后我们同舟共济。”

    说着,盛霖聪就一饮而尽,众人纷纷干了一杯酒。

    “开吃吧!”

    饭桌上大家谈笑晏晏,气氛十分的轻松欢快,不过最高兴的还要属赵民远一行人,因为以后他们也算是盛霖聪的人了。

    饭后,众人各自回家,盛霖聪和穆子英二人被马涛贺焰搀扶着走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