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一家三口的日子又恢复了平静,玉米才收完没多久,八月底,是稻子金黄成熟的时候了。

  每年最忙的,几乎也是这个时候。

  这个时节雨水很多,半夜还会时不时的来场雷阵雨,让水田里的水位往上蔓延。

  白天也有偏东雨,大晴天的日子,雨说来就来了,快的让人来不及反应。

  夏日炎炎,正午的时候就是四十度的高温,所有人都瘫在家里,等五六点再出门劳作。

  沉槿待在一楼的客厅里,空调开着,玩着手机。

  而陈衣莲和张亚军正看着电视。

  农村中午都是睡午觉或者看电视的,阳光太辣,晒了容易中暑。

  中暑可不是小感冒,容易出事的。

  “这个女的怎么可能是坏的?她不是女主的亲姨娘吗?”看到高潮处,陈衣莲惊讶出声。

  “她都是装出来的!”张亚军坐在边上解释道。

  原主的母父都没有什么太大的爱好,像斗地主,打麻将这些,二人都不喜欢。

  也不抽烟不喝酒,没事就喜欢待在家里,看看电视休息休息。

  用现在的话就是标准的宅母父。

  原主的奶奶爷爷家是有一台黑白电视,不过那都是给她那两个孙女准备的,小时候原主想要开电视看一下,原主的爷爷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说看电视浪费电。

  沉槿翻了个身,“妈,我去切块西瓜吃。”

  自己设计的小洋房住着就是舒服,虽然他没有设计的天赋,但是,他看得多,多少也能复制两分。

  就是这两分,也足够让村里人惊艳了。

  可以说,如今整个村里,再没有比他家更好看的房子了。

  虽说是一楼,不住人,沉槿还是铺上了地砖,为了方便清洁。

  厨房特地装了油烟机,不然以后做饭油烟到处跑,整个厨房都弄的很油腻。

  买的两块地很大,还不贵,不像十年之后,土地价格飞涨,一亩地就要几万块。

  这年头流行城镇户口,不过原主的妈爸户口都是农村的,也不可能把他一个人的户口上到城镇上。

  按照这个流行趋势下去,再结合以前的世界,沉槿觉得,说不好以后的城镇户口还不如农村户口吃香。

  并且迁出来容易,想迁回去,那基本是做梦了。

  吃着鲜红的瓜瓤,原主的妈妈突然问一句:“浩儿,新房修好了,你什么时候回城里工作?”

  “虽然说你是男孩子,以后始终是要嫁去别人家的,但是妈妈还是希望你独立,能够拥有一份自己的工作,这样就算嫁到了妻家,他们也轻易的欺负不了你。”

  张亚军赞同道:“在这一点上,我和你妈的想法一样,男人不是菟丝子,只能依附女人生活,爸不想你以后去过那种相妻教子,家庭煮夫的日子。”

  沉槿好笑回应道:“妈,爸,还早呢,你看我这八字还没一撇,连个女朋友都没有,说这个会不会太早了吧?”

  “不早了,你都二十三了,这个年纪正合适结婚,等二十五六,都成老男孩了,就不好说了。”

  曾建国说的那是一个义正言辞,言之凿凿。

  沉槿看着刚才还一脸温柔的便宜爹突然变的认真,然后和他讨论这个年纪结婚的好处……

  “我和你妈那个时候结婚晚那是不得已,我蹉跎到了二十八岁,已经没有媒人愿意上门了,之后这才遇上的你妈。”

  “你看看你,如今年岁正好……”

  沉槿只得感慨一句:不同的世界,同一个妈爹,都是催婚的主。

  “好好好,打住,妈,爸,我准备建个养殖场,我看了一下咱们现在的地方,背后就是山,适合养殖家禽。”

  “咱们旁边这块地不是还空着吗?我们养猪吧!”

  转移话题,聊正事。

  “我想了想,现在城里的发展也不好,每个月拿着两三千块的工资,除了房租生活后,根本就剩不下多少,还不如回老家来发展。”

  “可是,养猪,这,能行么?”陈衣莲迟疑道,猪他们是养过,但是这个也不挣钱啊,都是养来过年吃罢了。

  “妈,放心吧,试试呗,就算不赚,我们也不会亏呀!”沉槿让二老放心,他觉得这条路是可行的。

  现在他也不知道什么最挣钱,都试一下嘛,“反正地里种着庄稼,也不怕没吃的,再不济,不还有其他人的吗?大不了花钱买,咱们这是正宗的土猪肉,肯定要比市面上的饲料猪价格高上一点。”

  “人家怎么相信你这是土猪,而不是饲料猪?”曾建国看着自信的沉槿,提出了一个很关键性的问题。

  沉槿沉思一会儿,目光落到手里的手机道,“咱们可以直播呀!”

  现在直播行业刚刚兴起,远没有沉槿以前所在的世界那样盛行,但是这也是一个平台不是吗?

  现在网络已经大范围普及,很多家庭都迁上了网线,想来应该可以的。

  抓住时机呀!

  不仅可以播养殖的,只要是地里有的,有啥不能播的?

  哦,罂粟花不能播,啊呸,不对,是不能种,这个是违法的。

  虽然说,这花可能还挺好看的。

  但是,咱们可是奉公守法的好公民,可不能做这种违法乱纪的事情。

  八月底的夏日,依旧炎热,但是水稻成熟了,需要收割。

  这个时候,往往是全村人上阵,就连十岁的孩子都得去帮忙才行。

  凌晨天不亮就起床,等到了田里,天边才发白,赶着太阳出来之前,赶紧收割。

  等到太阳出来后,气温就会骤然升到三十八九度,那时候晒在人的皮肤上,火辣辣的一片。

  家家户户都有稻田,聊天的声音那是此起彼伏,重复着弯腰,捆扎,然后抱到岸边的动作。

  田里的水不深,但是,有淤泥在里面,一脚踩下去,小腿都陷进去了,再加上水,直接到了膝盖处。

  “好呀,好,今年的水稻产量比去年还要好!”

  陈衣莲在岸上看着田里的水稻,作为庄稼人,最喜欢的是什么,就是丰收!

  这一切,都多亏了那位让发明杂交水稻的袁爷爷,让全国人民都吃上了饱饭。

  想想以前的食不果腹,再到现在虽然也不富裕,但是年年有余粮的景象,每一个庄稼人都由衷的感谢他。

  现在的人生活都好了,不愁吃穿,对待粮食,也不珍惜了。

  粒粒皆辛苦,不是说说的?

  从撒种到种植,从田里,到饭桌上,没有一道工序是特别轻松的。

  汗水不时地从额头上滑落,沉槿热的满脸通红,但是他皮肤依旧白的发光,一点也没有被晒黑的迹象,看着也不像一个农村人。

  这让村里不少同龄的男人们羡慕嫉妒,要是他们有这身材这脸蛋,就不愁嫁不到好女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