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胡氏夫妇还在屋中就哪家姑娘好为话题激烈的讨论着,喻言明确表明不会这么早成亲,但却被两人之间给忽略了。

  心乱如麻的喻言找了个借口离开了家,天上还下着小雪。他双手拢袖顺着墙根,漫无目的走着。

  “白莲教!”最早接触这个词语,还是在《黄飞鸿》系列电影中,只知道那是一群怀里暗藏铁板冒充刀枪不入的傻帽。但电影明显是跟历史有区别的,喻言明白这个道理。

  结合着有限的历史知识,喻言开始回想关于白莲教的一切,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这个白莲教似乎就是著名的义和团。他逐渐肯定这个并没有任何依据的猜测,就像考试的时候猜答案一样,总会选择自己眼熟的那个,这就是理由。这次喻言的运气似乎不错,他猜对了。

  白莲教正是义和团起源之一。后世将白莲教丑话成邪教,但其实事实好像并不是如此,自甲午战争后,中国陷入了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境地,各帝国主义加强对中国的政治与经济侵略,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使广大的中国人民深受其害,成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

  义和团内部又可分为官团,私团与假团。

  所谓官团是指接受清廷的招抚,向清政府挂号,接受清廷官员的统率,领取其粮饷。官团得到清政府的承认,听从其调遣。承认官团是清廷控制义和团的手段。

  私团则大多系团民自发组织,带有很大的独立性。自行设坛或从事“灭洋”斗争。

  假团则有其复杂性,一般说来,义和团是一个几乎人人可以加入的松散的组织,但实际上,有很多义和团组织被清政府以“伪团”,“假团”的名义镇压。“假团”分两种情况,一是不服从清政府的统治并对其构成威胁,因而被消灭,是其镇压和消灭义和团的借口。二是部分不良分子甚至教民假扮义和团横行不法,前者如“素不安分之徒,或投坛附和,或仿效装束,鱼肉良善。”

  正是因为有假团后者的情况,所以才存在义和团是邪教的说法。但整体而言,义和团还算是个爱国的组织,他们的兴起是为了抵抗外强。

  但是这一切都是喻言所不知道的,他不知道义和团兴起于何时何地?又灭于何时何地?做过什么壮举?又干过什么蠢事?当初这堂历史课,他似乎睡着了。

  回想了半天,他只想起了义和团似乎与八国联军侵华有关,但具体发生了什么事?八国联军最后的结果做了什么,签到了辛丑条约等等他都知道,但就是想不起起因和过程。

  这就是根结所在,可知道个结果有个屁用呀!1901年9月7日在北京正式签到《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这些大家都知道——等等,1901年?现在是1900年,意思就是《辛丑条约》就是明年的事情。喻言就算是历史姿势再缺乏,但常识还在,这打战最少不得打个几个月?“议和”不得议个几个月?这么算下来,事情似乎迫在眉睫呀。

  喻言一边走着,一边努力的回想八国联军侵华的具体事宜。不为清廷,为现在的父母朋友,为这片大地,他也想做点什么。但他一个刚刚重生的小人物,又能做什么呢?历史的车轮滚滚而动,在大势面前他似乎什么都做不了。

  天空收起了最后一点光明,四周环境变得很是漆黑,压抑无比。

  这注定是一个不安静的夜晚。

  院中的绣娘完成了一天的工作,乘着天还亮着,各自回了家。

  用过晚饭之后,如梦如兰二人联袂来到柳如烟的房中。二人再不复女子柔弱之态,对着柳如烟躬身施礼道:“照主,乾门传来消息,让我们即刻起身往京城转移,近期将会有大动作,届时义和拳成员都将前往。”

  义和团的组织大致分为:

  坛,是义和团的基层单位,又称坛口,首领一般称大师兄。

  总坛,设天津“坎”字总坛。为坛的上一级单位。

  门或团,为总坛的上一级单位。义和团按照八卦方位分为八门(团),如“乾字门(团)”、“巽字门(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