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唐秋一事后,真可谓是众生百态。

    露华楼独留九儿一人,虽说云衣会前来陪伴,但多少是没了家的感觉。

    陆府暂时得了安宁。嫡子归来,却同时得知唐秋入狱的噩耗。方燃起的丁点希望瞬时被浇了个透,大抵是再重烧不起那团憧憬的火。

    慕家坐收渔翁之利,买卖不赔,仇怨得报,看似欢喜得很。但这份得意,也仅仅属于西院的母子二人罢了。

    余下慕姓,皆是茫无所知——慕樱尚在禁足,虽说慕夫人没能狠下心免了她的水食,却仍要罚她不得再迈出房门半步,也难怪无法知晓任何讯息;慕怀桑早在前日便被宣入了宫,此时正在行进赤岭的途中——为的是免定了天子对“吐蕃请于赤岭互市有诈”的忧心,更是指望不上听说京中诸事。

    至于慕枫,本有的是机会及时赴京兆府,却偏偏挑了今日拜访骨啜。眼下,他已在其住处等了半日有余,也不见骨啜身影。若旁人遇此定是要择日再来,但慕枫不肯,坚决是要亲眼睹上了骨啜,说罢事由,方是个结局。

    ……

    西市,温汤客舍。

    “大人,慕公子还在那间儿里候着呢,这都多少个时辰了,也不见着离开。”

    说话人,正是先前慈安寺僧人——净海。此刻的他,一身灰浆,圆领小袖缺胯衫,头顶却围了块纯黑巾帻,好生突兀。

    “莫急,令其等上片刻又何妨?”骨啜一如往常——红衣加身、辅之绣线,坐于案前小口啜着香茗。抬眼扬眉间,话锋一转:“净海,慈安寺你可去了?”

    “贵人多忘事,小的因违律被逐出了僧团,净海这名儿便也是再用不得。大人还是称小的贱名——万海山吧。”

    说着,原僧人净海,即如今还俗的万海山脱下巾帻,露出蹿了高的发顶。烧戒疤的“清心乐福”二处香洞,却依旧“寸草不生”,略显怪异。

    骨啜一时不悦,狠劲将手中茶盏磕上案子。

    万海山战栗,急忙答了骨啜先前所问:“按着大人所言,话头与信笺皆是全数转达给了那丫头。她听闻那日窃银锁的谎,着实震惊。赶得巧,小的方出后院,就遇上了宫里内官的车辇,想来是去请她贺中秋的。”

    骨啜谋划深辣,算计李云衣绝对会因其母妃一事而有所动容,这才让万海山扯谎——言语那晚被发现其盗窃,盖贵妃所念却又无法相见,只得寻到他,命其如此。

    加之万海山善于说辞,自是讲了个天花乱坠,极言贵妃于宫中之苦痛,却又只字未提贵妃此举缘由。临了拜别补上一句:“殿下还是自己去宫中寻个明白,到底方便些。小的不敢乱讲,恐犯了忌讳。”

    如此一想,骨啜个中欣喜——他还要感谢皇帝老儿,宫宴之请将李云衣逼迫得紧些,这才让她没了细思的空儿。想来此刻,她也早该是应下这盛会了。

    转眼,门外又响起了客舍伙计的询问,比先前几次更显得急切:“客官行个方便,就去见上那位公子一面。他占着上好的厢房却只是静坐,现下正赶上住店客人多了,能紧着打扫出一间便是好啊。”

    伙计等了片刻,未闻房中有人应答,又是悻悻离开。

    骨啜仍是不急不躁地斟了热茶,轻吹几下后却并未沾唇。他将杯盏轻落案面,扶膝而立,理顺了袖袍,舒展过筋骨,所思片刻。

    “也罢,这便去会会他。想来京兆府那热闹该是结束,本王也不用再帮着慕家那未开化的蠢人,拖上慕枫一时半刻。唉,他们还真当此事能瞒住了本王。笑话!”

    ……

    骨啜推门而入时,慕枫正静心坐于室中,握帕擦拭着天子赏赐的那把金柄横刀。

    “慕公子久等,本王方才处理些事务,耽搁了。还望公子莫怪。”

    “哪里哪里,慕某自知郡王忙于多方应酬,不敢叨扰,且眼下并无急事,等上片刻也是无碍。”

    慕枫虽如此回应,心里却晓得,骨啜间隔半日方姗姗来迟,定是有意为之。只不过,他以为因着骨啜桀骜脾性,这才摆了自己一道,由此也并未细想下去。

    “不知公子前来,所为何事?”骨啜见慕枫仍是好言语,早前盘算的狡辩之术做了空,不免因失了一次对峙机会而小有惋惜,但面上却依旧周全。

    慕枫起身,收起横刀佩于身侧,这才对着骨啜行礼:“在下有一事不明,郡王既已寻了我来相助阿芙蓉一事,为何又私下沟通了家母,且似乎并未有任何让在下知晓之意。”

    听闻慕枫所言,骨啜怫然不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