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袁柳臻、陶傅带着小轻、小浅、小凝和蛮大叔、李娘带着小蛮一起先是坐了马车,又坐了船,直接坐船去西州。坐船去西州需要差不多两月的路程,他们也没坐其他人的船,正好坐的是于连海让连师傅他们新造的船。

    那新船的模样已经比袁柳臻那时候画给连师傅他们的船设计更牢固更精美,无论观赏、运货都很不错。

    于连海邀请袁柳臻一行人坐在他豪华的船舱中,给他们倒了茶水,叙叙旧,顺便聊天。

    “阿傅、臻夫郎,你们最近生意不错啊!”于连海笑着看向袁柳臻和陶傅说:“淘食客栈现在在永州算是家喻户晓的客栈了。有淘小食的地方总会有不少人知道淘食客栈。去淘食客栈吃饭,总会知道淘小食。”

    袁柳臻听后笑道:“于先生见笑了,哪里有您这好几艘船运货载人赚钱。您这一天赚的银钱能顶的上我们半月赚的钱吧?”

    “之前不是跟你说过,让你和阿傅跟我一起做海上生意,你没答应,要不然你也可以日赚斗金。”

    “我和阿傅更适合安定,这样一直漂泊也没办法带孩子。”袁柳臻笑道。

    “说的也是。”于连海叹息一声道:“你们这是直接回西州不去东洲看看吗?时稔他们常常在我面前叨念你们,说已经很长时间没见到你们了,非常想念阿傅做的海鲜酱。”

    “我们先去西州,回来时会去东洲一趟,到时候可以见见时稔,给时稔带几瓶海鲜酱。现在时稔吃海鲜酱不方便,以后应该会方便不少,我和阿傅已经筹备把一些保存长的食物运送到西州、东洲,到时候可要麻烦于先生帮忙接洽一下这边可以卖小食之类的商户。”

    “这个包在我身上,运送东西也可以一并包在我身上,到时候随时找我就是。”

    “没问题。”

    他们聊了一会儿淘食客栈的事情,又聊起淘小食的事情。蛮大叔在一旁滔滔不绝把当年他们一起经营淘小食的过程说了一遍。

    于连海这时才知道原来淘小食以前是陶傅和袁柳臻经营的,怪不得当时在芜水村的时候吃到辣根和锅巴的味道和陶傅做的很像。最重要的是他很羡慕没有袁柳臻和陶傅的情况下,蛮大叔和李娘依旧把陶傅和袁柳臻当掌柜,经营淘小食,还要把账本和赚的银钱给袁柳臻和陶傅,也羡慕袁柳臻和陶傅不要淘小食的经营权,只要淘小食百分之十的盈利。这些足以说明袁柳臻、陶傅、蛮大叔、李娘的人品,是非常可交之人。

    他们又随意聊了很多,当于连海聊到小凝时,非常热情地给袁柳臻和陶傅推荐自己超过十八岁的儿子以及几个未满十八岁的儿子,“怎么样,阿傅,臻夫郎,你看我说的我家四个儿子怎么样?要是满意,我们现在就可以定下亲事。”

    袁柳臻连忙拒绝道:“小凝现在还小,再说我希望小凝以后成年后自己定下自己的终身大事,像我和阿傅一样,这样才可以过得开心。”

    蛮大叔点头附和道:“对,我和李娘也是。总归要两个人合适成亲才是最好的。以后小蛮的终身大事我也会遵从小蛮的意见。”

    “那行,等小凝长大了,我家儿子们若是还未婚配,你和阿傅可记得优先跟小凝说说我们家儿子。”于连海实在心动小凝能够成为他们家的夫郎,因为长得太可爱了。

    “当然没问题。”袁柳臻笑着应声。

    他们去往西州的路上心情非常轻松,毕竟不像上一次从东洲到永州那样前路不确定,心中有杂念。经历过战事的他们都深刻明白现世安稳有多重要。

    往日舍不得买舍不得吃的很多东西,现在也舍得吃了,积攒银钱可以,但也不会太苛刻自己,不然不知道哪天战乱,就要征收赋税或者遇到战乱被抢掉东西。

    如今太平盛世时候,蛮大叔、李娘、袁柳臻、陶傅他们心思比以前看淡很多。

    一路上,他们会像之前一样在天气好的时候欣赏日出日落,看初升的日光染满海面,看落日的霞红浸满彩云,听海鸥盘旋鸣叫,看海云云卷云舒。也会像那时候一样在下雨的时候,坐在船舱中,他们带着小轻、小浅、小凝一起玩游戏。也会在晚食过后,袁柳臻给小轻、小浅、小凝讲睡前故事。

    每到这个时候,袁柳臻、陶傅总能感觉到这时候跟那时候重叠在一起,一阵无限回忆,一阵感慨时过境迁。

    海上两月的路程,他们过得非常轻松。

    到达西州后,他们跟于连海道别,于连海载着西州去往永州的人和货物跟他们道别离开。

    他们乘坐上马车进入西州城,需经过好几个城才能到达元首县。

    一路上,袁柳臻时不时拉开马车帘看一下外面,他发现不少建筑已经重建好或者正在重建,他猜测那些建筑是因为战事破坏,如今不得不重建。路上来往的不少人,虽然穿着破旧,脸上却洋溢着笑容。街上还有不少哥儿、女人购买胭脂水粉,互相讨论,还有不少树下坐在亭子中刺绣的哥儿、女人,仿佛他刚来这个世界逃出袁府时候看到路上的画面。

    看到西州已经恢复日常生活,袁柳臻心里觉得很开心。

    他们乘坐马车去往元首县的路上,也不着急,想休息了会停下马车休息或是在周围逛街游玩一番。

    游玩的时候,他们发现不少新奇的小玩意也会买来把玩。

    蛮大叔和李娘现在有钱了,也会像以前一样什么都舍不得买,会给小蛮买不少吃食。

    这让袁柳臻不得不想起,蛮大叔在里沟村时候去镇上做工回来买给他和小蛮糖葫芦。

    那时候的蛮大叔真的很节俭,想到这里,他不禁笑了出来。

    “臻臻又在想什么?”陶傅询问。

    袁柳臻随意回答道:“二哥来信说会在袁府等我们是吧?再过几日我们就可以回袁府了。”

    “是。二哥本来说要和阿怜一起去城门前接我们,又不知道我们具体哪一天回来元首县,便说让我们到达元首县了直接回袁府。”

    “现在袁府只有二哥和阿怜住,又没有下人,那么大的袁府估计很不好打理。”

    “有阿怜在,不用担心。阿怜那么细心,肯定会把袁府打理的很好。”

    “说的也是。”

    七日后,他们休息休息玩玩就到达了元首县。

    到达元首县,进入城中,袁柳臻看着和战乱前没什么区别的街道松了一口气。

    幸亏元首县没有像他们经过的一些城被破坏的很严重,这样袁府也会没事。

    他们乘坐马车到达袁府门前,袁柳臻看着袁府门前未有灰尘的匾额就知道应该是阿怜擦拭过的。

    他们一行人站在袁府门前,敲了敲袁府大门,敲了没多长时间,里面便传来熟悉的声音,“是臻夫郎和阿傅哥吗?”

    随着声音响起,袁府大门敞开,陆怜看到袁柳臻一行人后露出了惊喜的笑容,“臻夫郎、阿傅哥、蛮大叔、李娘,还有小蛮、小轻、小浅、小凝。大家快些进来吧。风风哥已经等大家很久了。”

    陆怜说着就把袁柳臻往袁府中迎接,边迎接边说道:“知道你们回来。我已经把袁府所有的房间全部收拾了一遍,臻夫郎还是住在原来的院子吗?”

    “我和阿傅带着小轻、小浅、小凝住原来的院子就可以。蛮大叔、李娘和小蛮等会儿看看他们想住那处院子都可以。”袁柳臻回答。

    “好。”陆怜应了一声,道:“风风哥刚才出门去县府学堂了,应该过一会儿就回来,大家先一起去堂屋,我给大家先泡茶喝。”

    “辛苦阿怜了。”袁柳臻看着陆怜一个人忙里忙外感觉特别辛苦。

    “不辛苦不辛苦。”陆怜腼腆道。

    袁柳臻和陶傅已经很长时间没见陆怜,陆怜现在已经成年,个子比之前高了不少,长得和袁柳风差不多一般高吧,外貌张开后,还是偏阴柔一些,和袁柳风的英俊美貌不大一样,有些偏哥儿的外貌。

    他们跟随陆怜一起来到堂屋,陆怜招呼他们给每人倒了热茶,又跟小轻、小浅、小凝玩了一会儿才让他们先坐着,他去找袁柳风。

    他们坐在堂屋,等了不到半个时辰,袁柳风和陆怜一起回到了堂屋中。

    袁柳风见到袁柳臻和陶傅以及蛮大叔他们到来非常开心,抱了一会儿小轻、小浅、小凝,便是把最近一年多的近况都说了一遍,袁柳臻和陶傅也把他们在永州那边的事情说了说。平时他们有书信往来,互相情况大多都知道,相互问问叙叙旧非常不错。

    “二哥和阿怜什么时候回永州?最近还是一直待在西州吗?”袁柳臻询问。

    “应该近两年还会待在西州,等元首县附近村上学堂办得差不多了,就和阿怜一起回去。”袁柳风回答。

    “那也行,反正多回来看看,我和阿爹他们都希望你和阿怜经常回永州。”袁柳臻笑道。

    “嗯,会尽快回去的,等这边处理好了,会和阿怜一起去永州待的时间长一些,然后再做打算。”

    “好。最近我和阿傅会在元首县住上一段时间,然后和蛮大叔、李娘、小蛮一起回里遥村一趟。待一段时间后会从东洲返回永州。”

    “行,那待在袁府这段时间我和阿怜也不忙活了,就陪你们好好说说话。”

    “好。”

    随后半月,他们在袁府一直待着,每天和袁柳风、陆怜聚集在一起,大多时候都是喝茶、煮酒、闲聊或是去街上玩,买些东西回来,总归过得很是悠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