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74章国之栋梁

    “怎么,怎么可能,皇爷爷怎么会让他去接见使臣……”朱允炆失魂落魄的走出门去。

    “不是皇上让他来的?”

    黄子成不明白为什么朱允炆会这般反应,开口解释到。

    可是朱允炆已经如同失了魂一般走出了国子监,连黄子成的话都没有听见。

    “这,皇孙是怎么了?”

    正进门的刘三吾看着朱允炆已经消失的背影,不解的问道。

    这皇孙怎么这般模样,连看见自己都没有搭理。

    虽然说朱允炆是个皇孙,但是自己好歹也是他的老师。

    往日的朱允炆,可从来没有这般没有礼数过。

    “不知道,是因为刚解了足禁的缘故?”

    黄子成是真的不知道刚才还兴致勃勃的朱允炆怎么就如同霜打的茄子一般蔫了下去。

    “也可能是最近思虑过甚,累着了。

    你还不知道吧,最近推行的新政,可都是皇孙殿下出的主意。”

    “没想到皇孙在禁足期间,除了静思记过,还能为民为国想出此等策论,果然乃国之栋梁。”

    方孝孺摸了摸自己的胡子,看着朱允炆离开的方向,眼中满是赞许。

    他可是听工部尚书说了,那治理水患的主意可是朱允炆提出来的。

    因着自己是朱允炆的老师,所以工部尚书还特意寻了自己,可是没少在自己面前毫不吝啬的夸赞朱允炆。

    连他这个老师,都甚是觉得面上有光。

    又看着自己手中的绝本,觉得朱允炆如此精通治国之道,却难得不骄不躁,且恭顺敬师。

    果然不愧是为来的储君人选,看来储君之位非朱允炆莫属了。

    而刘三吾在听到方孝孺的话之后,十分诧异诧异:“新政?”

    什么新政?

    据他所知,最近推行的新政,都是朱烨想出来的呀?

    难道还有什么新政是朱允炆提出来的?

    他怎么不知道呀?

    不应该呀,如果有新政推行的话,他不该不知道。

    “对呀,你都不知道这治理水患的政策是淮王殿下想出来的?”

    方孝孺想到这等为民造福的举措,是自己教导的皇孙想出来的,就觉得容光焕发,面上有光。

    若是未来朱允炆即位,那自己身为一代明君的帝师,肯定便能千古留名,流传后世了。

    “不对呀,这策论不是淮王殿下想出来的呀。

    谁说是淮王殿下想出来的?

    这,这简直是欺世盗名。”

    刘三吾最不耻这偷盗别人成果的事情,顿时气的胡子都飞了起来。

    他可是知道这治理水患的推行政策是朱烨,可是如今这等功劳却平白落在了朱允炆的头上,这其中肯定是有误会。

    “嗯?

    工部尚书说的,皇上亲口承认的还能有假?”

    方孝孺脸色一变,觉得刘三吾不相信他的话,好像他说谎似的。

    这种事情,要是没有根据,他岂会瞎说。

    这刘三吾这老糟糠,难道是因为觉得自己教导出来的朱允炆有如此大才,心中不平衡了不是。

    “不对,这策论另有其人。”

    刘三吾吹胡子瞪眼的。

    “那你说,另有其人,这人是谁?”

    方孝孺也急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