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71.《捉鬼记》

    一个群体,可以赋予每个个体莫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成佛,也可以成魔。有时候,一种强烈的情绪,可以瞬间让成千上万孤立的个体拥有群体的心理特征。

    而群体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善推理,却急于行动。

    李林熙没想到,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除了要面对穷凶极恶,还有刀光剑影。

    “你们都是很善良的,无论于家庭,还是于社会,这是人的本性。现在,你们与你们的行政长官,还有司法主官,存在着什么敌我矛盾吗?十九个人,十九把兵刃,到底为了什么,需要如此拔刀相向……我们应该有相同的诉求,爱护一方青山绿水,犹如爱护一方百姓,我们理应没有任何冲突的,对不对。你们为什么要受到一个人的煽动,公然与法律对抗?想过后果、有多严重吗?!”李林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他决心乘胜追击,同时,以摧枯拉朽之力,为自己立威。

    诸葛亮说的,一品文刀,远胜于匹夫之勇。

    “你们的群体,是十九个人。相当于二个班的建制,的确,可以很轻松地让你们的行政长官和司法主官,死于乱刀之下。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自己有没有底气,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这种代价,将是巨大的。这种后果,将是惨痛的。”李汉闵配合着李林熙,声色俱厉地说。

    叶猴子岂能让他轻松如意。

    他用手里的弯刀,拍着脚下的树垛,喊道:“兄弟们,别听他吓唬!这纯粹是胡咧咧。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不是吓大的!”他太了解自己的人了。

    “哈哈!看看,到底是谁在胡咧咧!打个比方,说句不好听的啊,我们如果现在死了,是因公殉职,是烈士。而你们一伙,将继续陷自己于不义,最终,让你们的两个组,变成寡妇村。这不是骇人听闻,为什么?因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再说了,我们俩个,都是单身汉,万一撒手人寰,也是轻松两便,无牵无挂,没什么了不起……而你们呢?是十九个家庭啊,将家破人亡。这是吓你们吗?“李汉闵在李林熙的引导下,找到了突破口,进行强势的火力攻击,他越说越有激情,”大家用脑子想一想,站在你们对面的、你们拔刀相向的对象,他是谁……他就是李书记!李书记,在短短的时间内,让顽凶伏法!大家都有所耳闻吧?你们站在他的对立面,与那个屠害善良的顽凶刘小勇,是同一个立场吗?!同时,他改造山门,造福乡里,大家都有目共睹吧,你们为了什么,要与人民为敌!让亲者痛、仇者快呀。”李汉闵的话,虽然有点过,却铿锵有力,丝丝入扣,一点一点地,摧毁着人群中看不见的心理防线。

    “这话在理。”

    “谁要杀你们了。”

    “我们又不是哈卵。”

    人群里,开始骚动起来。

    有句话说,“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

    眼看胜利在望,却是来自不易的。

    好事往往多磨。

    突然,山那边,人声鼎沸。

    两辆警车,停在路的尽头。樟树乡派出所的人,和森林派出所的人,陆续下车,迅速集结。

    警灯在那儿刺目地闪动,警笛声在不停地嘶鸣。

    恰在其时。

    “看看,这二个笑面虎!看看吧,他叫人带枪来对付咱们了!大伙儿马上就要束手就擒啦!”

    叶猴子的两只眼睛,泛着精光,他狞笑着,甚是得意。

    眼看着自己这一方,将要被瓦解,叶猴子岂能善罢甘休,他决定孤注一掷,绝地反击。

    他采取的是欲擒故纵之术,抓紧最后的时机,欲鼓动山民。

    山民们虽然是一帮乌合之众,他们出于自卫的本能反应,又凝聚到一起,冲上来,将他们俩团团围住。

    小晴她们,在一旁帮不上什么忙,被这一波三折的场面弄懵了。

    这活生生的场面,既惊心动魄,又太有戏剧化。

    “帮什么倒忙。”弄不好,自己从敌人,又要沦为人质啦!

    李林熙暗暗叫苦,“你跟他们说,让他们先别过来。”他告诉李汉闵。

    李汉闵没动。

    他拿出手机,直接拨过去,跟他们说了。

    李林熙也抓住时机,他打算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

    “各位稍安勿躁,都冷静一下,掂量一下。我李林熙,永远与老百姓站在一边!我们应该取消对抗和对立……你们再听人鼓动,是非常不明智的,只能让大家在犯罪的道路上,远走越远。”简洁明快,又带着无形的锋芒,不拖泥带水。

    攻心计!

    擒贼先擒王。其威力在于,攻克堡垒,孤立顽凶而擒之。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一轮下来,让他感受到斗争的乐趣,他志在必得。

    因为自己的优势,很明显。与人斗,其乐无穷。

    生存的哲学,就是斗争的哲学。

    其时,又是一阵人声鼓嘈。

    一路跋涉而来的,是一帮妇孺。

    这下热闹啦!

    原本力量悬殊的对战的情形,很快,就发生了喜剧一般的逆转。

    “小安子,你个糊涂鬼!”

    “叶猴子,你这个遭天杀的,挨炮子的,把我老公往火坑里推呀!”

    “叶猴子,你日猛了吧,敢带人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