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1.《牡丹吊兰》

    “我来吧!相公,男人不能刷碗。”许君宁习惯用命令的口气,她抢过去,“你去歇着,陪老爷子吧,今天还是让我来。”李林熙坚决不让,她就没有再坚持。打小作为母亲的小外套,干家务活也蛮熟捻。李林熙刚收拾好碗碟,接到一个信息,腾出手,拿来一看,是李冬的,顿时心惊肉跳。

    他打开信息,见到李冬很简短的句子:“老公,我在去往索尔福德的车上,今天就不能给你打电话了,你早点休息吧。爱你!”李林熙如蒙大赦,吹着口哨,《红河谷》,自是快活不已。

    他一鼓作气,把厨房卫生和个人卫生洗洗涮涮地搞清白了,就去寻许君宁。首先,去父亲的房间,见他独自坐在躺椅上,看百看不腻的老节目《西游记》,因为听觉有点退化,他把声音放得很大。“你去陪君宁,要好好待人家!我不用你管。”他也习惯发行动指令。因为电视声音大,他的话像在吼。李林熙笑着离开,他知道父亲有早睡的老习惯。于是,他检查一遍门窗,上楼。

    二楼亮着灯,他很容易就找到了许君宁。发现她在露台上,伺弄父亲钟爱的牡丹吊兰,一边欣赏着,一边整理多肉的叶。

    许君宁一副安宁的神态。她已换上睡衣,卸去红装着女装,头发也已放下来,散开,如瀑。这女子,素雅而宁静,俨然邻家女孩一般,让李林熙失了神。她全身香喷喷的,显然已经跟老爷子交流过,也洗漱过了。

    李林熙从她身后援手环抱过去,许君宁“嘤咛”一声,仰起头,倚靠在他的怀里,极尽温柔。李林熙不失温柔地说:“牡丹吊兰是漂亮的绿植,它的叶形与叶色都很美。相比起来,现在的你,比它的花色艳丽,也清爽细致得多。“许君宁侧过脸,望着身边的他,轻声说:“牡丹吊兰喜欢柔光充足的环境,我却不喜欢。“李林熙亲吻着她的额,嗅着发际的缕缕幽香,也轻声回应:”我喜欢真实的你。”

    正是月中,满月光透过竹影映射庭前,斑驳陆离。

    这个露台很大,摆放着一圈花花草草,绿植繁茂,格调很雅致,可见老爷子是一个勤劳不怠、粗中有细的老人。

    许君宁拉着他手,在月下浓密的竹影里悠然漫步。不用太多话,就像现在这样,在自然中沉淀下来,偶尔感受一下慢生活,寻找初心,倾听内心的声音,很好。

    许君宁今晚喝了一些酒,心里有点小甜蜜。她兴致勃勃,轻言细语地、吐露心声:“我觉得,生活本应是这样,鲜活,丰富,充满生机,脱离僵化和麻木。这样的人生,比想象中的更有趣。所以,我遇上了、爱上了,不想改,相公。”她的话,很平实,却震撼了李林熙的内心。

    他心怀感动,道:“我能够明白的,君宁。虽然,每天日复一日,单调重复,但是,我不会丧失感知能力。二千多个日夜,我们就是这样走过来的。遇见你,真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自从那年李林熙受伤住院开始,一直以来,他们俩都相处得很融洽,相谈甚欢。许君宁说:“我也有这种感觉,特别是在人群里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有句话说得好,喜欢一个人,始于共鸣,陷于才华,忠于人品。的确,我们在爱好、职业、所处环境等方面,有细小的差异。你转业回来这几年,你在南,我在北,也一直客观存在着空间上的距离。但是,这些都没有丝毫影响到我们的爱情,彼此之间能够理解和尊重,日子就是这样一天天过来的。所以,我认了。我们所要的,也只是尊重,和爱。”少校的心曲,不乏旖旎,风光醉人。

    李林熙很满足。他也曾做过一些细致的分析和反思,他说:“我看,支撑我们一路走来的,是彼此的三观与格局。如果是三观不同而格局小的人,即使遇见了,也是不可能走得下来的。他们往往有很大的局限性,眼光太短浅,有小家子气,胸襟不够宽广,只注重眼前,而不顾长远的发展。如果我们有其中一个人是这样,没有规划,没有明确的目标,喜欢在一些小事较劲,在琐碎的事情上浪费时间精力。那么,每天的心情就会很紊乱,每天的生活会很盲目,面对两个或多个目标时,难以取舍,没有综合与长远的分析,那就活成了悲剧。从抱怨,到质疑,到争执,到分歧,到否定,这就会是截然相反的结局,是不是呀?那会是多么可怕、多么绝望的事情。所以,遇见你,爱上你,是我七年以来,最大的胜算。所以,我倍加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