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麻家的三哥来的时候,九卿正在江府里见钱夫人。钱夫人拉着她的手嘘寒问暖,“冷不冷?路上没冻着吧……”一脸的慈祥,整个一副慈母的形象。

    九卿一一回答着,“不冷,这都已经到了春天了……”说着,已经被钱夫人领着到了宝座跟前。

    钱夫人便要拉着她一起坐在宝座上。九卿受宠若惊,急忙推辞,钱夫人却笑道,“你如今也是将军夫人了,坐这宝座也是当之无愧……”

    九卿肃手恭立,急忙打断她的话,“虽然如此,但礼不可废,我毕竟是您的女儿,哪有与您平起平坐的资格……”温温地把钱夫人的提议推了回去。

    钱夫人便幽幽叹了口气,“女儿就是母亲的小棉袄,哪有你这么外道的?”语气里仿佛带着无限的唏嘘,然后指了身边的椅子,“不然你就坐在这里吧,也好与我就近说话。”

    九卿依言坐下,心里却在暗暗冷笑。亲生的女儿都不敢人前在客厅里同母亲平起平坐在一张椅子上,怕招来目无尊长的非议,更何况她这个师出无名的庶女?

    有小丫鬟端着朱漆透雕的菱花果盘进来,上面放了两样冬储的水果,一样梨子,一样苹果。清秋亲自接了,放在九卿身边的地几上,笑道,“小姐先吃几块水果吧……”算是把母女俩的‘客套'给岔了过去。

    又有小丫鬟奉上茶来,九卿刚刚端起茶盅呷了一口,又有去后院送信的小丫头回来禀报,“三小姐说不舒服,就不过来了。”紧接着,又有另一个小丫头回来跟钱夫人禀道,“四小姐感染了风寒,怕把病气过给了太太和五小姐,她说请五小姐多多担待。”意思是也不能来了。

    钱夫人听了便皱了皱眉。正欲开口说话,只见江十一已经打帘由门口进来,她便瞬即改变了语气,笑着道,“还好,有我的六儿身体健壮,没有生病。不然,一个一个都不出来,还不让你的姐姐恼了你们。”

    江十一一愣之下便立刻明白了怎么回事。一时之间她心里万分后悔,自己为什么不打听清楚了再来呢?懊恼之余,却不得不硬着头皮上前跟九卿见礼,口中亲热地叫了一声,“姐姐。”然后给九卿道了个万福。

    九卿起身回礼,钱夫人急忙招呼二人坐下,待小丫鬟给江十一上完了茶,她才轻轻呷了一口茶道,“这四儿啊,哪样都好,就是这不愿跟人交往的性子让我不省心。你说这要是将来到了婆家,还不得被人欺负死?”她看着九卿有些歉然地开口,却绝口不提江五。

    想要祸水东引?九卿心里明镜雪亮,却并不为意,反而暗自高兴,正好,借着她这个引子展开话题。

    “母亲忧虑的是……”她扎起一块苹果递给钱夫人,然后又递一块给了江十一,才又道,“我今天正是为四姐的事来的……”

    钱夫人一怔,便停下了正往嘴里放的苹果,狐疑地看着她问,“哦?你是为你四姐回来的?”

    九卿点头,“嗯。”

    钱夫人便沉思着把手里的苹果放到了茶盅的托碟里。

    九卿顿了顿,才道,“正像母亲说的,四姐性格腼腆,羞于见人,我也整天为她犯愁。这不,愁着愁着就有好事上门了……”说着,她的眼睛在江十一的脸上溜了一圈,然后又看向钱夫人,直接说明了自己的来意,“仲威手下有一个杨参将,他有一个亲侄儿,是去年南阳秋闱的武举人。今年正好来京考春试,他家里的老爷便让儿子给这杨参将带了一封信来,说是要他帮忙在京城里给这杨小举人物色一门亲事。杨参将就把这事跟仲威说了,希望仲威给帮帮忙。仲威回来就让我帮着打听打听,看谁家有这么适龄了女子,我就想到了四姐……”

    九卿就见钱夫人扶着茶盅的手颤了颤,然后就听到茶盅和底托发出了一声轻微的碰瓷声。

    她视而不见,依然掩着嘴笑道,“母亲你说这是不是一门大好的亲事,简直就是天赐良缘啊。”声音里带着掩不住的兴奋和感慨。

    钱夫人的脸色一点一点黑了下来。

    九卿热情不减,想了想,又道,“我也打听了,那杨小举人今年才十八岁,年龄正好,而且家里也算薄有田产,大概有个二三百亩地,还有一个庄子,据说那庄子一年也能进个百十两银子,四姐嫁过去肯定不会吃什么苦。”她说着就见吴夫人的手又抖了一抖,只是这次很小心地,没有碰响茶盅。

    九卿却越说越兴奋,“而更让人称心的是,他的亲娘已经过世了,现如今家里只有一个父亲和两个姨娘在一起过日子。四姐一嫁过去就能当家理事,不用看婆婆的脸色熬日子……母亲你说这门亲事好是不好?”

    钱夫人脸上便挂上一丝勉强的笑容,她看着九卿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之后就拧紧眉头低头沉思,仿佛在权衡着什么。眼角的余光却一直注视在九卿的脸上。

    九卿心里便是一动。

    坐在对面的江十一不知怎么把竹签掉到了地上,她低头去地上寻找竹签的动作便吸引了钱夫人和九卿二人的眼球。

    当江十一找到竹签抬起头来的时候,钱夫人忽然说道,“你说的这门亲事好倒是好,只是……”她表情迟疑,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才道,“你四姐现时正有人给提着亲,就是吴将军家的公子,不知你听说过没有?”显然话里有话的样子。

    她双目殷殷地望着九卿,眼神里带着几分刺探,仿佛还隐藏着些许的洞察。九卿心思一转,已经明白了她视线里的含义,于是故作无知地问,“你是说那个刚刚班师回朝的吴将军?”

    钱夫人点头,目光更盛了几分。九卿笑道,“那个吴夫人我倒认识,她曾经以仲威同僚家人的名义在初六的时候去给我婆母拜过年,是个很温柔的人。”其余的并不多说。

    多说多错,也许钱夫人对吴夫人的怀疑,就是由自己身上来的。但是又不能矢口否认跟吴夫人来往的事,她也不知道钱夫人对此了解了多少,最好的办法,就是含含糊糊地悬着,真真假假地说一半留一半,让她摸不准虚实。

    钱夫人便收回了目光,叹一口气歉然地道,“本来你说的这门亲事也很好,但是当中关着吴将军的面子,况且吴将军家的又是嫡子,咱们如果回绝了人家,却把七贤嫁给一个各方面都远不如吴家的人,这势必就把吴将军得罪了,让他误会咱们是瞧不起他的人。”已经委婉地表明了自己的心意。

    “一家女百家求……”九卿犹不死心,不管钱夫人话里的意思,依然争取道,“就为了这么点事,吴将军就生气,那他也太没有容人之量。我说的这个……”

    钱夫人听着眉头就紧紧地皱了起来,她深深看了九卿一眼,然后语气平平地道,“我已经答应了吴府派来的媒人,你看……”说着面上露出明显的为难之色。

    九卿立即住了嘴,笑道,“那好,我不为难母亲。不过,咱可把丑话说到前面,如果吴府的亲事不成,母亲可不能再答应别家,无论如何也得先替四姐相看一下这个杨小举人,成不成的,怎么着也得在将军面前给我圆个面子。”

    “那是自然……”钱夫人仿佛松一口气似的连连点头,面上的笑容却变得越发难看起来。

    九卿便识机地转移了话题,东扯葫芦西扯瓢地又说了几句闲话,然后起身告辞。

    江十一也急忙起身,讨好地望着钱夫人问,“我代母亲送一送姐姐?”一副小心翼翼的语气。

    钱夫人看了她半晌,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算是默允。

    九卿站着跟钱夫人客气了几句“保重身体”之类的话,便在江十一和几个丫鬟婆子的陪同下往门外走去。

    李嬷嬷清秋等人送到正厅门口,在九卿的婉拒下,才告了罪停住脚步,直到九卿的身影脱离视线之后,二人才返回钱夫人的屋里。

    钱夫人已经坐在了东间卧房的大炕上,见李嬷嬷清秋二人进来便重重地哼了一声,“她想得倒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