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次日九卿在方府小丫头的引领下去给长辈敬茶。

    宽大明亮的正厅里一进门口就见一款鲤鱼跃龙门的大插屏。紫檀木的底座,大理石的屏身,端端正正挡在迎风门口的两米之处。触目之下,让人无由地产生一种沉重肃穆的庄严之感。

    九卿站在毡帘和屏风之间的空地上等着小丫头往里回报。不一时就听有笑声传出,一个身穿藕荷色妆花褙子的女人由屏风那面袅娜转了出来。她一见九卿先上前亲热地拉住了她的手,上上下下打量了半天,口中啧啧称赞,“妹妹可真是一个玲珑的人儿,瞧这模样,这长相,咱府里上下连主子带下人全算上,就没有一个及得上妹妹的。”

    九卿脸色微红,低着头不知如何应答她。

    跟着女人重新返回来的小丫头介绍道,“这是咱府里的大奶奶……”话说到这里顿住,犹豫地看向方大奶奶,往下的名讳她不好说出口。

    方大奶奶便接着她的话道,“妾身方氏李锦玉,是检校工部员外郎方大爷仲君的妻室。”她口齿清晰地把自己丈夫的官职也一起说了出来。

    九卿含笑点头,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检校工部员外郎?应该是在江鹤亭手底下做事的人。

    大奶奶李锦玉回给她一个灿然的笑,拉着她的手就往里走,“快走吧,娘亲他们都等着呢,再不进去,一会就要着急了。”她俏皮地对九卿眨了眨眼,“……又要责我做事没有方寸了……怎么说来着?哦,对了,指定说我连接个人也这般拖拖拉拉的。”说着,自己先捂嘴笑了起来。

    九卿也应景地跟着露齿而笑。

    看起来,这个方大奶奶也是个善于交际,很懂得跟人相处的妙人。

    九卿被她拉着手一路走过去,就见正厅靠北墙附近的一只大宝座上,坐着一个穿着松绿鹤纹褙子的老妇人——老妇人身前两旁对设着两溜的太师椅上,又坐满了各色各样琳琅衣装的男人和女人们。

    这么多的人?九卿看着不禁咋舌。粗略算了一下,竟有二三十人之多。

    ……没想到方家倒是比江家人口复杂多了。

    李锦玉拉着她款款走到老妇人身前,先跟老妇人笑着道了声,“领过来了。”又笑着推她,“弟妹,快叫娘亲。”

    还背着老妇人冲她眨了眨眼睛,仿佛暗示她不要害怕似的。

    九卿便跪了下去,低低唤了一声,“娘亲。”

    有丫鬟端着茶盘走过来,李锦玉取了一盅茶递在九卿的手里,笑眯眯的指点她,“快给娘亲敬茶。”

    九卿依言而行,口中恭敬地再次唤了声娘亲。

    心里却在暗自品评着方老夫人。这就是方将军的母亲?看起来比钱夫人的年纪大多了。倒真有点老太太的样子了。

    方老夫人接过茶象征性的抿了一口,看着九卿面露微笑,温言对她说道,“起来吧。”

    然后把茶盅放在手边的小方几上。

    就有她身后的大丫鬟捧着一对碧玉的镯子上前一步,小心地放在小丫头端着的茶盘上,然后对着九卿灿然一笑,算是替老夫人给了她的见面礼。

    紧接着又有小丫头过来把九卿搀扶起来。

    李锦玉就开始指引她去见座上的各位长辈……九卿暗暗把他们记在心里。

    年约五旬的华服老者是方府的三老爷,也就是方将军的叔叔,方老侯爷排行第三的兄弟。

    他下首坐的是方七老爷,也是方老侯爷的兄弟。排行第七。

    七老爷下首的人年约四旬,长的方面大耳,红光满面。是方家老一辈里岁数最小的男人,方九老爷。

    紧挨着方九老爷坐的便是方家大爷——方仲君,李锦玉的丈夫。

    九卿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眼。他一副文质彬彬的模样,身穿一件鸦青色的彩缎锦袍,头戴八宝镀金银冠,玉簪别顶。容长脸,黄白净子面皮。眉目温润,看起来也就三十左右的年纪。

    九卿心内暗忖,不知道方将军长得像不像他。

    方仲君下首坐的男人也是三十左右年纪,面目和他长得差不多,只不过眉宇之间却比方仲君多了几分英气。李锦玉介绍说他是方将军的二哥,名叫方仲行。

    方仲行接了茶之后,也有身后的丫鬟给九卿送了见面礼——是一对金镶玉的小小酒杯玩件。

    坐在他对面椅子上的一个美貌妇人便嗔怪似的白了方仲行一眼。

    一直在一旁垂首站立,暗暗观察众人颜色的三姑心里便有了底。看起来,这个妇人应该就是方仲行的妻室了。

    接下来李锦玉给九卿介绍靠西一溜椅子上的女人们。

    非常好记,她们都是坐在对面男人们的妻室。年龄不等,有长得非常美貌的,也有长得一般比较大众化的……九卿一一把她们暗中记在心里。

    有小辈们上前给九卿进见。他们是方仲君的长子方瑾成,次子方瑾秀,长女方施琪,和方仲行的长子方瑾乾,次子方谨堂,长女方施媛,次女方施瑶……年龄都不大,最大的方堇成自我介绍十一岁,最小的方施瑶只有六岁。

    之后又有嬷嬷抱着一个身穿银红撒花袄的三四岁男孩过来给九卿参拜,李锦玉轻声告诉她这是方将军的儿子方瑾盛。

    九卿便着意打量了孩子几眼……粉雕玉砌的一个小娃娃,黑葡萄一样的眼睛,宽宽的额头,饱满的头芯。细看之下,眼睛以上的部位有点像柳泽娇。

    九卿忽然想起,自进屋以来一直没有看到柳泽娇的身影。她打眼向四下扫去。

    除了三、七、九老爷的家的几房儿子媳妇,就是恭身侍立的一众丫鬟嬷嬷,并没有柳泽娇其人。

    李锦玉看着九卿四下睃巡的眼神,眼珠一转,脸上便露出淡淡的笑容来。她借着逗方瑾盛的遮掩,低声擦着九卿的耳边道,“她没有来。”这边又逗着方瑾盛,“盛哥儿你母亲给你的见面礼好不好看呀?”一边说一边用手摸着方瑾盛嫩滑的脸蛋儿。

    方瑾盛睁着黑葡萄一样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九卿,奶声奶气的回答李锦玉,“好看,大娘娘。”娘字说不真,听起来好像“大鸟鸟”。一屋子的人便哄地笑了起来。

    三四岁的孩子,正是咬字不清,卷着舌头说话的时候。大伯母叫不好,大娘两个字也带着一个重音。

    重音也到罢了,还拐着弯地把人带到想入非非的地方上去。

    九卿也被逗得微微而笑,眼睛便迅速在众人脸上扫了一圈。余光中瞥见老夫人的笑容淡淡的不达眼底,隐约的眼中仿佛有泪光莹然闪现的样子。她的心便一抽,本就不平复的心情更加沉重起来。

    看起来,这个方将军是真的出事了。

    扭回头就见方瑾盛张着小手扭着小身子往李锦玉的怀里蹭,嘴里吐字不清地说着,“大娘娘抱……大娘娘抱……”花骨朵一样的小嘴里还有晶莹的液体顺着嘴角珍珠似的滚到了下巴上。

    看着可爱至极。

    李锦玉狠狠地在他颊上亲了一口,然后一手抱着他的身子,一手抬着他的一只小胳膊,指着九卿教他,“叫母亲。”

    方瑾盛眨着大眼睛看了九卿半晌,清清脆脆地叫了声,“母亲。”棠音很好听,有种糖炒栗子刚出锅的那种腻人的甜香味道。

    这两个字倒是说得字句清晰,九卿心里腹诽。

    她被方瑾盛一声‘母亲’叫的大赧,脸色红得像蒸熟的虾子一般,站在那里垂首不语。几乎要把头埋到胸膛里去。

    想她昨日还是十五六岁的青春女子,今晨就变成了别人口中的母亲,既没有尝受怀胎十月的孕育之苦,又没有给她一个改变环境的适应期。这时被一个小孩子童声童气地喊母亲,叫她怎能不迥然无措?她恨不得都要找个地缝把自己藏进去了。

    太羞人了。

    李锦玉看到九卿无地自容的尴尬,也觉出自己的孟浪,对着九卿歉然一笑,便抱着方瑾盛转过身去,面对着老夫人笑着哄他,“走,咱们去烦祖母去。”

    方瑾盛连拍小手,“好啊,好啊……”高兴的有些忘乎所以。

    手舞足蹈之际,一滴口水便顺着下颚甩在李锦玉的衣襟上。李锦玉哭笑不得,拿了嬷嬷递过来的帕子给他擦下颌的湿渍,就听胡乱摇头躲避的方瑾盛又脆脆地叫了声,“娘亲!”

    正要长出一口气的九卿猛然听到方瑾盛的又一声稚嫩童音,她不禁吓了一跳。刚刚恢复了少许自然的脸又腾地一下子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