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收复国土,可不管重不重要,哪怕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山头,那也是我们华夏的国土,收复了就是收复了。”

    马修文在这方面可不跟赵志国一样。

    赵志国是淡泊名利,不把这些东西看得重要。

    但一支部队想要发展壮大,离不开宣传!

    小鬼子知道一二九师独立团很能打,如果华夏百姓不知道这支部队能打,又能够支持他们抗日?

    抗日可不只是靠着战士们的一腔热血去跟日军拼命。

    国力本就积贫积弱,需要的是全民族的支持。

    单靠赵志国他们这一隅之地,说句不客气的,或许能够赢得短暂的胜利。

    但从长期看,日军兵多将广,武器精良,士兵训练有素,一旦集结起更多的兵力来对付赵志国,他们这点部队,用不了一夜就能够回到解放前。

    “政委,我能不能提一个建议?”

    赵志国把报纸叠起来,放回到马修文面前。

    “团长对我们的宣传部提出意见,不管有没有问题,我们都会考虑。”马修文高兴地说。

    “建议,不是意见!这报纸上,能不能用别人的名字,把我的名字换成你的,实在不行田克志或者高仓的也行。”

    自己的名字写在报纸上,赵志国怎么看怎么尴尬。

    “那不行,你是独立团的团长,写我们的名字算什么?出去报名号,赵志国也是我们独八路军独立团响当当的名号。”

    就像土匪出去报名号,肯定报大当家的名号,不能报二当家的名号。

    “那行,我再退让一步,既然咱要宣传,等在报纸上的话要句句属实,你看怎么样?”

    不能为了吸引别人来参加他们的队伍,就故意夸大其词。

    实事求是,这四个字很珍贵,但也很难做到。

    “老赵你放心就好了,报纸出来之后,我会亲自过目,但凡有一点虚假宣传,我绝不会让他们发出去。”

    “不如这样,把我们的宣传部队搬到望县去如何?”赵志国说。

    “搬到望县?我们不是不打算防守望县吗?”

    他们在望县只驻扎了一个连的兵力,这点兵力还不足以做完备的防御。

    马修文也同意赵志国不对望县做大规模兵力驻守的计划。

    如果望县县城内有足够多的兵力,必然要建设军事设施。

    小鬼子有飞机有大炮,如果他们要摧毁城内的军事设施,必然会对城内的百姓造成伤亡。

    在城内驻军,第一不利于部队的机动性,第二就是容易连累城内的百姓。

    小鬼子也恨不得赵志国把士兵都囤积在望县县城,只要一轮轰炸结束,望县县城到处都是废墟。

    到时候望县县城就是名存实亡。

    所以他们都认为赵志国做的决策是正确的。

    可现在赵志国要把宣传部门搬到望县县城去,让马修文有些不理解。

    “报纸需要的受众!受众需要文化,虽然我们在报纸上尽量用图画表达一切,但这终究不是办法。”

    普通民众文化水平低,这是不争的事实。

    报纸又以文字为主,普通的乡村识字率太低,一个村子里住着百十户人家,识字的人数不超过十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