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我相信东海的神秘传说,并不全是因为大蛰马和祖父口中慷慨激昂的、令人热血贲张的故事,而是如我这般的普通人,都有一颗惩恶扬善、追求光明的心。

    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作恶总比行善简单得多,若是只会空喊口号,美好的世界永远不会到来。我很佩服祖父几十年来一直没有放弃传承东海的基因,并不懈于寻找遗失的东海,那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祖父告诉我,他的这些看家本领,如医术、通灵、预测占卜,包括武术,都是当年随大蛰马云游之时打下的基础。

    我好奇,问祖父当年离家多久,又经历了什么。

    祖父稍稍挪动下身子,倚在墙上,再次陷入回忆当中。

    当时,曾祖父见钱眼开的样子让祖父大感失落,他便没有任何犹豫地跟随大蛰马离开,但没走几步,祖父深感不舍,三步一回头地望向家门。大蛰马不善言谈,走得也快,也不管我祖父,转眼间就与他拉开距离。祖父这边望着家门,看着大蛰马的背影,牙一咬,心一横,朝大蛰马的方向追赶过去。

    大蛰马没有从吊桥出山,而是往反方向,走向村子的深处。这个季节刚开春,天潮雨多,地面湿滑,稀泥最浅处都有一脚深,但大蛰马却如履平地,祖父紧赶慢赶,一瘸一拐地跟着大蛰马来到富城峪的后山的一处古城遗址。

    这遗址祖父是知道的,据说至少是明代之前的产物,村里老人常说里面不太平,禁止村民入内,前几年打仗的时候被严重损毁。

    大蛰马告诉祖父,要先在这里头修行一个月时间,之后再做打算。

    一个月后,大蛰马和祖父出山。大蛰马认为,个体的力量过于渺小,强如他这般的人也无法独自抗衡整个黑暗,所以他改变策略,准备联合所有东海遗族,而要达成这个目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找到东海这个信仰灯塔。

    所以,他们最主要目的就是用双脚丈量脚下这片土地,寻找东海的线索。

    时值战乱年代,祖父跟随大蛰马辗转各地,见证了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苦难,本着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原则,两人决心投身抗战事业之中,因此祖父错过了一年之期,直到四五年倭寇无条件投降,祖父才与大蛰马分别,返回到自己的家乡。

    后来,他就在这片地界安了家,干起替消灾解难的行当来,也在不断寻找东海的线索。

    我问他,祖母是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时候去世的。

    祖父眼睛突然变得暗淡无光,对我说:“时间太久了,我记不得了,但是你奶奶是一个非常好的人。”

    我是不相信他的话的,不过也没有再问,这话之后问父亲便好。

    我换了个话题,转而问祖父这么些年来他去过那些地方,有没有找到一些关于东海的线索?

    祖父点头,从柜子里翻出一个用绸缎布整齐包裹的木盒子,方方正正,很有历史年代感。祖父打开来,里面是一摞泛黄的旧纸,我估摸着得有几百张,上面工整地记录着一些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