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16.情难择

    放下电话,姗姗长嘘一口气。

    这是铁的事实了,麦迪在东北有家,他的妻子叫,他们已经结婚7年了。他们没有孩子。

    姗姗知道:到了和麦迪摊牌的时候了。

    问题是如何摊牌呢?

    姗姗和老太太算了电话费,离开了电话亭。

    姗姗没有马上回家,她来到教堂里。

    这是姗姗和麦迪结婚的地方。

    不是做礼拜的时候,教堂里没有人,空空荡荡的排椅更加显出挂在前面十字架上的圣像的寂寞。姗姗本来不信教,但她凭着自己善良的本性感受到教堂是神圣的地方,所以她才把和麦迪结婚的地方安排在教堂里,就是为了让麦迪感受到婚姻的神圣,让他感受到这种神圣对他的约束,从而对她对他们的家负责。

    但是,姗姗没想到那时候他已经把神圣的婚姻当儿戏了。他在上帝面前撒谎,他已经有了婚姻有了家庭却又结婚又有了家庭,他会受到上帝的惩罚的。

    姗姗来到前排的一个座位坐下,她双手合在胸前,双目紧闭,如果这时有人进来,一定认为是一个虔诚的信徒在忏悔。姗姗要在这神圣的地方认真想想那个神圣的难题——在终于发现了麦迪的骗局之后,她应该怎么办?

    ——她可以直接处理这个问题,和麦迪直率地谈,亮出自己掌握的证据,麦迪不得不承认,然后狠狠地打他一个嘴巴,出出这口恶气,和他大闹一场,然后离婚,分道扬镳……

    不不!

    姗姗想:这样做不合适,麦迪犯的错误应该由他自己想办法弥补和赎过,为什么我要离婚,我和他也是合法的夫妻,离婚实际上是对我的一种惩罚,因为离婚后我将一无所有。为什么不让东北那个女人离婚,把麦迪让给我,让我继续过以往的生活呢?姗姗现在仍然爱麦迪,她深信麦迪也爱她,内心很传统的姗姗想:男人,哪有不犯错误的?犯了错误不要紧只要他改了就好,浪子回头金不换嘛!

    ——她可以到法院告他重婚罪,和东北那个女人一起去告,把这个亵渎神灵的家伙投进监狱,让他在里面蹲个三年两载,让他最后人财两空。

    不不……

    姗姗想:这样做也不合适,把麦迪弄进去固然是对他的一种惩罚,但我将要跟他一起站在法庭上,还有东北那个女人,这起离奇的三角重婚案必然会引起新闻界的重视,记者会将我和他和她的照片还有我们三个人的丑闻登在报纸上,放在电视录像镜头里,我的名誉也要受到损害。

    ——那就只有继续忍受了,继续让他这样欺骗自己,也继续欺骗,在双重欺骗中继续让两个家都存在?不不……这无论如何也不行,即使姗姗再传统,毕竟是现代女性,哪个现代女人能容忍丈夫三妻四妾?

    教堂里响起有人走动的声音,姗姗睁开眼睛,见是一个老教士来到圣像前,哆哆嗦嗦地给圣像前的蜡烛点灯。那一排蜡烛点燃了,烛光摇曳,恍恍惚惚。姗姗不明白,教堂里大亮的天点什么蜡烛?是为了证明神灵的存在吗?

    老教士点完蜡烛以后离开了。

    姗姗闭上眼睛继续自己的思索:

    要解决问题首先要弄清解决问题的前提。

    那么,解决问题的前提是什么?

    前提是我不想放弃麦迪。

    那么,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问题的实质是一个男人同时拥有两个女人,这就不合法不合情也不合理了。

    但是,如果从这两个女人中减去一个女人,变成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不就合法合情合理了吗?

    这就像一道“3一l二2”的小学生算数题一样简单。

    但是,减去的这个“l”是谁?

    是姗姗?

    还是?

    如果愿意放弃麦迪,那么事情就简单多了。

    如果也像姗姗一样不愿意放弃哪?

    那么,减去”l”的决定权就在麦迪手里了。

    麦迪决定减去哪个“l”,取决于哪个女人在麦迪心里重要,或者说麦迪对哪个女人印象好。

    站在被告席上的人还有选择权,这有些不合理。但又没有办法,因为在麦迪的生活中同时存在两个女人,他就有了选择余地;而在姗姗和这两个女人的生活中只存在一个男人,这就使她们没有了选择余地。

    世界上的事物真是不可思议,本来姗姗有理的事情,现在反倒要考虑麦迪的好恶了。

    接下来姗姗就又想:

    那么,如何取得麦迪的好感,使自己战胜,最终被麦迪选择呢?

    这要看男人在这种情况最喜欢什么?最讨厌什么?

    最喜欢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