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当时曾东川说了这事后,心情顿时就轻松一些了。而李海洲也知道作下属的遇到这种事,有时逃都逃不掉,所以也只能不痛不痒安慰几句。

    而李海洲在听了这事儿后,也没引起特别注意。这种领导压着某个报告不报不批不理的情形实在是太多了,而且这也是领导的权力,除非是紧急事件,否则你还不能说领导不对。

    这事儿,曾东川是交待得非常清楚的,地区商业局的报告是与县粮食局合作招商引资引进外资,因为曾东川作为联系副主任,也有权力阅读那份报告。

    当然,私下里李海洲也听到一些传闻,说尹玉康对任玉芬那啥的,但这种八卦新闻,没几人会当真。不过,联想到尹玉康压着报告不批示的做法,或许尹玉康副专员有某种不健康的想法也说不一定。

    这事儿现在还算一个事儿,是因为杨雅慧汇报了陈专员与安岭的“朋友关系”。既然是朋友,安岭的为政举措,大多数情况下陈专员都是应该支持的;譬如尹玉康如果把那个报告拿出来,陈专员极可能会支持安岭。现在,尹玉康把那个报告压着,显然对安岭的事业非常不利。

    这便是李海洲打电话的理由,也是他向陈专员靠拢的机会。

    “你好!我是陈荣华同志办公室,你找谁?”电话接通,是秘书宋维志的声音。

    “宋秘书,您好!我是李海洲,我有一条有关安岭同志的信息,想当面向陈专员汇报,能不能麻烦您通报一声?”李海洲语言很谨慎,而且也很准确。

    “你稍等。”电话那头,宋维志听到是有关安岭的信息,想都没想就做了决定。这个决定就是直接请示陈副专员。

    “李海洲,有一条安岭同志的信息?”陈荣华听到宋维志的报告,皱起了眉头,这是啥意思呢?不过,陈荣华马上就做出了决定:

    “你叫李海洲同志过来,我可以给他5分钟时间。”

    在官场上,陈荣华属于“大器晚成”。如果没有安岭,也能做出一些成就,不然也不会在梦境中官至青山县副县长,要知道,当时的公社党委书记之上,还有区长、区委书记,以及县上各局的局长,一个县里,至少有50个以上的正科实职排在他的前面,至于与他等级相同的实职副科,一个县至少是100人。

    所以,从实职副科要走到实职副县,至少得“百里挑一”的实力。当然,这个实力是一个综合的东西,包括能力、学历、年龄、关系、运气等。

    现在的陈荣华,经历了青山县委书记的历练后,早就脱离了基层官员的痞气、俗气与小气,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这个境界,就是高级干部身上所拥有的内涵与平静。

    所以,当李海洲走进陈荣华办公室的一瞬,原本还拥有这种那种想法的他,突然之间变得非常不自然,不自信。说话的语气有如学生面对老师那样,或第一次上讲台一样,结巴而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