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马车继续前行,那中年男子干脆掀开帘布,饶有兴致的看向两侧绿油油的田地。

    田地里的禾苗已经有小腿高,百姓们忙着在田间除草,脸上大都带着笑容。

    不出意外,今年将是一次丰收年。

    叫阿林的仆从突然疑惑道:“老爷,不知您是否留意到?这田野中似乎只有中年人,不见老者。”

    中年男子闻言点了点头,补充道:“不光没有老者,还没有孩童,这倒也是怪事,要不你去寻一名农夫问问缘由?”

    “是。”

    阿林离开马车,走到田间寻到正在劳作的农夫,低声交谈了片刻,便跑了回来。

    “老爷。”

    “怎么说?”

    “小的刚刚询问过,那农夫说此县六十岁以上的老者都在敬老院里,十二岁以下的孩童都在学堂里。”

    “敬老院?”中年男子颇为疑惑,似乎从未听过这个词汇。

    阿林赶忙补充道:“那农夫说敬老院就建在学堂旁边,我们进城刚好路过,可以去看看。”

    “好,我倒也好奇这敬老院是个什么样子?”

    马车加快了速度,一行人很快赶至县城内,经过几番打听,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敬老院。

    那是一个崭新的大院子,地上两侧铺着刚发芽的青草,中间一条宽敞的小路,很平整。院子里有还摆放着稀奇古怪的铁东西,几个老人正在‘铁东西’前做着怪异的动作。

    有人在下棋,有人在品茶,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

    中年男子还留意到,其中一名坡脚老头精神头最好,此刻正抽着烟袋围着几个老太太乐此不疲的说着什么。

    只是那几个老太太似乎对他都很不待见。

    除了一群老头、老太外,敬老院里还有一些忙碌的中年妇女,正在烧菜,清理院落,有老人闲不住,也在跟着干活。

    中年男子走到一名晒太阳的了老头面前,低声问道:“老人家,你们平时都住在这里么?”

    那老头上下打量了他一眼,随即点了点头:“我们平时都住在这,偶尔也回家看看,无聊了就去隔壁看看小娃娃们识字读书。”

    “那你们住这里,费用一定很贵吧?”中年男子接着问道。

    老头闻言抬起干巴巴的手掌,五指张开。

    中年男子见此试探的问道:“每月五两银子么?”

    老头摇了摇头,颇为自豪的嚷道:“只要五文钱。”

    “什么?五文钱?一个月?”

    中年男子愣住了,有些质疑的说道:“管吃管住,还有人伺候,一个月就要五文钱,那这老板还不要赔死?”

    老头笑容更甚,炫耀似的道:“我们有子女的一个月五文钱,那些无儿无女的老家伙还不用花钱嘞。”

    “竟有这等好事?那他们的钱谁出?”

    “衙门府喽,县令大人说了,衙门府给我们养老。”说道这里时,老头明显得意的很,脸上掩不住的喜悦。

    “哦?”

    中年男子站起身,看了眼身后的仆从:“看来本地的县令还挺有孝心的嘛。”

    阿林也很疑惑,走上前躬身问道:“老人家,那这县令有为难你们么,比如强占了你们的田地、房产之类?”

    “咦……县令大人才不是那种人,不仅没抢占我们的房田,反而还给大家每人分配了三亩良田,而且秋后丝毫不取,种出来的粮食全归我们。”

    “竟有这等事?”站在后面的中年男子终于露出异色:“这事关朝廷税收,那小小的县令竟敢如此妄为?”

    听了中年男子的话,凳子上的老头明显有些不高兴,板着脸道:“谁规定交税一定用要用百姓家的粮食?再说了,我们之前年年缴税,结果呢?朝廷有管过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