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元和元年,皇长子正式在朝乾宫继位。当殿宣读先帝遗诏,擢升太

    尉霍纲为太子太傅,孟良胤为太子太保兼内阁首辅,尊生母贵妃慕容

    氏为慈恭皇太后,迁居清和宫。其余先帝众妃,皆按照祖宗成法,悉

    数迁往清和宫诸院,从此清修,为先帝祈福。各藩王诸侯,一律进京

    奔丧,为先帝守灵,入直隶,带兵不得超过一百亲随。

    几位从早年便跟随段潇鸣的嫔妃,在迁居当日,聚首在永巷,远目

    望去,九宫富丽巍峨,不禁齐声叹道:“从大妃到慕妃,汉妃走了,

    想不到最后竟便宜了这样一个女人!”

    册封大典当日,为表示霍纲与孟良胤地位特殊,百官行三跪九叩大

    礼,他们二人行二跪六叩。面君朝圣,御前赐坐。

    小皇帝尚在襁褓,所以由慈恭皇太后怀抱坐上龙椅,接受文武臣工

    及各国使节朝贺。

    至此,慕容氏一族,皆嚣张跋扈,傲然不可方物。朝中望风攀附者,

    数不胜数,一时之间,慕容氏党羽遍布朝野。

    一个月后,依附慕容氏的官员联名上奏,陛下年幼,恭请皇太后垂

    帘听政,同时,请求为太后母族封王。

    这一封联名上表递到内阁的时候,霍纲与孟良胤俱是吃了一惊。虽

    说他们有此一招是早在意料中的事,但是却万万没有料到仅仅在先帝

    驾崩才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就敢如此明目张胆,亟不可待地要掌权。

    孟良胤一直都对段潇鸣临终时的‘妇人之仁’耿耿于怀,彼时又见

    到这样的折子,不禁气得怒发冲冠,将那折子当着霍纲的面,狠狠地

    掷在地上,骂道:“这帮畜牲!”

    ****************

    本来,因为小皇帝太小了,所以连上朝都是由慕容桑儿抱着他坐在

    龙椅上。而孟良胤与霍纲则一左一右坐在龙椅下面。百官上奏议事,

    都是由他二人议论后定夺。

    太后垂帘听政是自古以来的传统,小皇帝亲政前,由母亲代为掌权

    ,这是人伦纲常,古之成法,合乎典制,所以,只要慕容桑儿点个头,

    孟良胤与霍纲都没有理由和立足点去反驳。

    所以,孟良胤气过之后,还是把那封奏折呈到了清和宫去。

    孟良胤秉国那么多年,自不会连这一点挫折都受不起,所以,当即

    也部署好了对策,一旦太后要垂帘,他也有办法挡一挡。

    霍纲想了想,还是亲自去了一趟清和宫面见慕容桑儿。

    因为皇帝太小,离不开母亲的照顾,所以,小皇帝并没有住进朝乾

    宫,而是随慕容桑儿一起住在清和宫。

    虽然慕容桑儿早有明谕,二位摄政大臣不必行礼,可霍纲每回见她,

    还是恭恭敬敬行大礼。慕容桑儿听说过他不少事迹,知道他这人秉性

    如此,便也不再一味强求。

    她看了一遍折子后,便看向霍纲,径直问道:“你觉得我现在该怎

    么做?”

    霍纲倒是真没想到她会说这句话,来以前设想过了无数种情形,却

    实实没有想到这一种,不禁当下懵了。

    慕容桑儿见他不说话,当下便对身边宫女道:“传哀家旨意,宣慕

    容正、慕容德、慕容康进宫觐见。”

    待传谒太监禀报慕容三父子到了,慕容桑儿便叫霍纲退到内室去,

    自己接见父兄三人。

    慕容正进来规规矩矩对她行了大礼,还没等说祝词,便被慕容桑儿

    掷下来的那封奏表愣了一愣,长兄慕容德最先反应过来,笑开了脸看

    着妹妹道:“臣恭贺太后娘娘垂帘听政,母仪天下!”

    慕容桑儿却根本不给兄长颜面,当头喝问道:“我之前说过,不会

    垂帘,这是怎么回事?!”

    慕容正听了女儿说话这般疾言厉色,也不禁觉得被驳了面子!看着

    儿子被骂得说不话出来,便道:“闺女,我们这么做,不都是为你考

    虑吗?!你是太后,却让孟良胤与霍纲两个外姓人把持朝政,这两个

    人向来怀有不臣之心,先帝在时便诸多防范,你如今孤儿寡母……我

    们都是为了皇上将来能安稳……”

    “父亲!”慕容正正滔滔不绝的讲着,冷不防被女儿一声暴喝打断,

    不由一凛,看向她去。

    只见慕容桑儿怒目俯视父兄,面色从容不迫,冷冷地道:“江山姓

    段,不姓慕容!天下是我儿子的,不是你们的!慕容家对社稷不曾有

    半分功劳,却因我而封侯,这已经是到顶了,所以,以后你们也不必

    再有什么请封的折子奏上来

    !孟、霍二人是先帝钦定的摄政顾命大臣,当日我就在先帝榻前,亲

    耳所听,

    亲耳所闻!日后我再听见半句诽谤他们二位恃凌我们孤儿寡母,假传

    遗诏擅权

    揽国的话,一定一查到底,究其根源,无论是谁在造谣,决不轻饶!”

    最后这一句,她特意说得格外重,那份威严,不仅叫慕容氏父子惊了一跳,

    连回避在内室的霍纲也是吃惊不小。看来,他和孟良胤都是‘以貌取人’了,

    还是段潇鸣看得深,才会临终也不采纳孟良胤的建议,心底一番想来,不禁唏

    嘘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