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秤杆和瓷器被宋岳拿了出来,轻轻放在了桌子上。

    物不过手,这也是老规矩了。

    “这还真有点意思。”

    这伙计看了看,没看出来什么名堂,但不论这秤杆还是瓷盘都有一眼。

    也就是说能看出来这两个物件有点意思,但说不出来东西的来历跟价值,水平并不比宋岳好多少。

    其实宋岳也想过,找个古玩店做伙计好好学学,但现实就是就算你去古玩店工作,也根本学不到东西。

    这些掌柜一个个比猴都精,生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更别提你就是个小伙计罢了,想学东西?没门!

    “等会吧,等掌柜忙完帮你看看。”

    看不出来名堂的伙计也没了兴趣,去旁边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那边的金掌柜也注意着这边的情况,不过今天的客人似乎挺有身份,所以没时间招呼宋岳。

    一个文质彬彬的中年人,一个看起来很和善的老者,正在和金掌柜围着一个瓷器讨论着。

    不过宋岳远远的看了一眼,这个瓷器上似乎没有灵气存在。

    “小金啊,恕我直言,你这瓷器虽然看起来挺不错,但肯定不是个老物件。”

    和善的老者拿起罐子看了一眼,直接开口说道。

    老人手里拿着的是一个青花罐子,个头挺大。

    “刘老,您再看看,我觉得这底胎看着像是老的啊!”

    金掌柜似乎不认同刘老的观点,把瓷罐翻转了过来,让刘老看这瓷器的底部。

    “老师,我看着底像是老的啊,款和胎都对啊!”

    刘老身边的中年男人忍不住开口了。

    “这底确实是老的,但这上面可就不老了。”

    刘老叹了口气,显然对自己的这个学生有点不满意。

    刘老这话一出口,宋岳注意到金掌柜脸上的笑容僵硬了一下。

    被刘老一提醒,中年男人又仔细看了看,似乎也看出了端倪。

    这瓷罐底部是老的,但上面的罐体是新的!

    也就是说,这瓷器是一件“揭老底”!

    所谓揭老底,就是把老瓷器的底部揭下来,再接到一个新的上面,新老结合让人难以察觉。

    在鉴赏瓷器的时候,瓷器的底部是最受关注的一个地方。

    因为在底部上通常都留有底款,还能从漏出胎釉的位置去判断老旧,甚至行家里手还能看出这釉面的材质。

    可以说仿古瓷容易露馅的地方,就是底部。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催生出了“揭老底”这种造假办法。

    从一个残破的老瓷器上,把老底给揭下来,再根据这个老底去重新烧一个瓷器,然后接上去。

    常用的方法就是“冷接”和“热接”,所谓冷接就是用胶水给粘上去,再进行一番修饰。

    这种办法很容易露馅,根本瞒不住行家。

    而热接就是调整好大小之后,直接上釉回炉重新烧一下,这种办法足以以假乱真,缺点是成功率很低,失败率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