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砰!砰!砰!

    由御用监研制,兵仗局制作的号称大明最大的烟火升天了,就在长安街的两旁,此时随着朱雄英的步伐逐步炸开。

    一道道绚丽的色彩绽放在还未亮起来的天空之中,格外的绚烂。

    此时城中早就已经变成了一个红色的海洋,就算是老朱已经明确下旨应天府不可大操大办,但是耐不住这是百姓的自发行为。

    官府门前一定是挂上了红色丝绸和大红灯笼,但是沿途的商户和百姓们,也是将过年的大红灯笼再一次的挂了出来,同时纷纷在自家门口缠上红布,就是为了大明太孙殿下添一份彩头。

    不说其他,就说皇家学堂,这件事情应天城的百姓可都记着这位皇太孙的恩情呢!

    若是没有皇太孙,他们家哪里来的钱能让所有的孩子都进去学习,都能够读书识字的?

    也就因为这样,在烟火炸开的时候,知道皇太孙出宫迎亲后,早已经守在道路两旁的百姓直接开始欢呼,就连沿街负责警戒的禁卫军们一个个都要被热情的百姓推倒了,也幸亏是因为谨慎,张玉特地安排了三层防护,看了眼摇摇欲坠的第一层将士们,张玉默默决定等婚礼结束后就多给些赏钱吧,也算是犒劳了。

    朱雄英骑在马上一路都在招手,脸都快笑僵了,没有办法啊,百姓太热情了,不论是道路两旁甚至是房顶上,那都是站了人的,要不是在之前已经将这几处地方筛查了几遍,也不敢让皇太孙这样大张旗鼓的出现在民众面前,火红的热气球飘荡在空周,上面的士兵拿着望远镜时刻注视着下方,生怕有什么异常情况,张玉在队伍的最后侧,一双眼睛也是谨慎着打量着四周围,殿下如此信任,他自然是不能浪费了殿下的信任。

    没有办法,百姓们实在是太热情了,但是老朱需要与民同乐,太孙也需要以此来拉近与百姓之间的身份,如此可谓是满城而动,就连八卦城那边都有赶早过来的百姓,仅仅是几条街道,几乎聚集了全城的百姓们。

    五城兵马司还有驻京的锦衣卫,还有太孙殿下的幼军全部出动,就是为了阻止秩序,生怕大喜的日子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

    好在百姓们只是热情,并不是想要搞事情,朱雄英一行人还是按照了原本的计划的时间来到了方府、信国公府和新建的北元王府所在的街巷之中。

    其实原来的方府不在这边,而且因为方孝孺的为人十分清廉,父辈也是因为老朱的原因被砍了,导致只有小小的一个府邸。

    为了方便结亲,也是全了日后太子妃的体面,这才在大婚之前由朱雄英自掏腰包,在这条街上从官府手里买了一个宅院,可毕竟是公侯街,哪里有小的宅院?

    好在如今方孝孺身为尚书,这等规格也不算是超标了。

    等到迎亲的队伍进入了街巷之后,除了汤家孙子一辈的人,就连之前被打的半死的地保奴他们都来了,当然还有一看就是被强架过来的方孝孺的儿子方中宪。

    作为文人的方中宪,瘦弱的小身板在一群武将出身的同辈身边异常显眼,见其在人群中与其说是要拦亲,还不如说是迎接。

    如今信国公第三代的年轻儿郎们可是在最前方,直接将迎亲的队伍给拦了下来。

    这可是不在预定范围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