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70万关东军,170万远东军,57万八路,这就是东北地区的具体形式。

    不知不觉间,手上已经有超过50万人的兵力了。

    手下士兵分布在冀东、冀北、冀中地区,以及绥远、察哈尔、热河、东北地区。

    影响力可从北部的齐齐哈尔直达南部的平津两座城市。

    沿途的山区、靠山平原都在丁伟的掌握当中。

    既是绥热察军区司令,又是东北保安司令,八路跟国府双方都有他丁伟的名号。

    也没办法,伪满洲地区是罕见的双方都没人员分布的地区。

    鬼子扶持伪满洲后,八路在山区抗战,国军就已经退到大西南了。

    伴随着根据地的扩建,也仅仅是在华北、华中地区活跃。

    而山城的兵力一直都在大西南。

    八路也好,国军也罢,都没精力跟能力照顾到东北地区。

    这可是丁伟自己撑起来的摊子,干翻驻蒙军,杀进绥热察。手上要兵有兵,要枪有枪,有飞机大炮,有坦克部队。

    如今又有了满洲石油公司跟通辽兵工厂。兵工厂是直接从奉天拉过来的设备跟人员,可以直接生产三八大盖跟6.5毫米子弹。

    生产线都拉过来了,造出来的质量跟鬼子的三八大盖一样。

    这就是三八大盖,有什么一样不一样的。

    小鬼子的技工还很卖力,因为在丁伟这边能吃饱饭,在原来的兵工厂要勒紧裤腰带,把粮食节省下来。

    丁伟亲自查看了兵工厂产出来的步枪,质量确实不错。

    三八大盖之所以性能好,取决于这是最后定型的一款栓动步枪,但也仅仅是栓动步枪罢了。

    性能再好,也已经脱离时代。

    当前的时代,是火炮、坦克、半自动步枪的天下了。

    东北战场呈现了两幅局面,一方属于丁伟部队,攻击势头凶猛。

    暂编师压入北满地区,纵队主力向东北铁路网附近集结,工厂、化工厂等全部统筹运作起来,全力生产武器弹药。

    地方的群众帮忙搬运物资,靠人力比肩火车、汽车。

    钟志成匆匆而来,刚刚得到的情报,苏联人要进攻了。

    进入到7月中下旬,有关于远东军出兵的消息已经明确,基本确定关东军要出兵了。日寇第一方面军部署于牡丹江、松花江一线。

    集结了10个师团,应对远东军的第一方面军。

    一个是关东军第一方面军,一个是远东军第一方面军,可谓是王八对绿豆。

    关东军内,尚且保留着一大批老鬼子的部队,也唯有这10个师团了,抵抗意志较强,与苏联人产生了小规模的摩擦。

    第三方面军主要集结于铁路沿线,一部分在海拉尔方向,被丁伟的兵力隔开。

    另一部分驻扎在新京、哈城、四平等地,紧急的筹备起来。

    西面大兴安岭等山区难以通行,鬼子的主力基本集中在了北部、东部、中部,大量部队采用纵深梯次防御。

    这是一种法比乌斯战术,诱敌深入,骚扰后勤,将其拖入战争的泥潭。

    故而将兵力集中在新京、四平、奉天一线,随时可以撤入朝鲜地区作战。

    日寇准备利用长白山、朝鲜半岛等山区展开誓死反抗,定要让苏联人品尝痛苦。

    好啊,好啊,你俩快打,我丁伟高兴的很。

    事与愿违,还没等双方打起来呢,有关于日军投降的风波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