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知道路建国的死讯后,路遥并不觉得开心,也谈不上有多悲伤,只是觉得有一口气,难以平复。

    路建国的手上沾满人血,可他到底也没受多少苦就死了,说命运公平吗?看起来好像也公平,可就是好像有点太便宜坏人了。

    兴许是从小得到的父爱不多,路遥发现自己有些冷血,再怎么说那也是自己的父亲,死都死了,她居然没有流一滴眼泪。

    低头,视线恰好落在肚子上,她的第一反应是,有一个好爸爸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她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幸福快乐地长大。

    路遥这样想着,手里握着信封走进书房。

    她安安静静地坐下来,深呼一口气,才开始看信。

    看的过程中,路遥有数次想把信纸撕烂,但也总算是忍着气读完了。

    “路遥、路童:爸爸走了。我知道对你和路童而言,这个称呼我不配,但我们毕竟是一家人,你们的身体里都流着路家的血。事到如今,我不怪你,也不怪任何人,只怪我年轻时糊涂,辜负了你的母亲,也伤害了白璐。那时候我们去乡下援助建设,在那种条件艰苦的地方,回程的时间遥遥无期,很多人都失去了信心,开始自暴自弃。那时候我已经和白璐结婚了,但是我离开的时候还不知道她有了身孕。当时通讯不便,我们很快就失去了联系,我以为她放弃了我。

    在这种情况下,我遇到你母亲。婵娟她温柔善良,人也漂亮,一出现就吸引了所有男青年的目光,我也不例外。只不过她胆子小又害羞,每次给我们把饭送到后就急匆匆地离开,不敢和我们多说一句话。倒是你舅舅很开朗,会和我们聊天,而且他很好学,对大城市非常向往,尤其喜欢机械。恰好我学的就是机械,就这样我和你舅舅成了朋友,他经常来向我请教问题,我借机送他书和一些小玩意,他对我愈来愈信任。

    有一天,我把珍藏的英雄牌钢笔送给他,他激动得非要请我去家里吃饭。盛情难却,我便去了。你知道我们这些人在当地人眼里都是很有知识的人,只是命运不济罢了。你外公外婆都很好客,知道我对你舅舅不错,见我来了十分热情,只有你母亲表现得很腼腆胆怯……”

    这封信就像一个爱情故事回忆录,记载着路建国是如何持之以恒地将楚婵娟拿下的。

    在路建国的回忆里,他像是个专情的男人,一点点感动了楚婵娟,让她心甘情愿以身相许,与他私定终身。

    路遥对这些叙述的真实性持保留意见,至少这里面的路建国有百分之六十不是她看到的样子。

    路建国还在信里写道:“你母亲终于被我的热忱和真诚打动,在我向你外公提出要娶她为妻的那晚,主动献身与我,让我十分感动。可没想到

    第三天,我们就收到调令,要求马上去其他地方搞建设。命令难违,我希望能带你母亲一起走,可你外婆舍不得女儿,思想守旧,不愿意她随我回城,怕她一个人远在他乡过不惯。我没有办法只能自己离开,可我们都不知道,那一晚就有了你。”

    对于这段诉说,路遥嗤之以鼻。

    当年的一些历史她从外婆口中略知一二。要说母亲主动献身给路建国,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因为母亲从小受到的是儒家思想的教育,外公是个文人对这方面要求极为严格。所以路建国的说法站不住脚,那么究竟事实如何?路遥认为很有可能是路建国欺骗了母亲甚至有可能是违背母亲意愿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