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京都,宏海社区中心的一栋别墅内。

    宋老并没有睡。

    他也看到了林子辰的电话。

    不过还是选择了不接。

    人生随笔是他做了十八年的节目。

    他把它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无微不至的呵护。

    他不想在这片洁白的羽毛上,染上哪怕一点点的污垢。

    节目曾经红火过,现在这两年,每况愈下。

    变则通,通则达。

    宋老也明白这个道理。

    可是他老了,脑子不如年轻人灵活。

    而且,他的身份,他的地位,他的生活经历,他的工作经验,都是经过几十年的浸染,才逐渐形成的,不是想改就能改变得了的。

    电台想把这个节目拿下,宋老知道,心中虽然不舍,但也理解。

    况且,电台让他做到退休。

    这个结果宋老已经很满足了。

    本来他以为事情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没想到半路杀出一个副台长,推出了林子辰。

    宋老不喜欢林子辰。

    一个二流大学的应届生,还总是一副睡不醒的样子惫懒模样。

    学识不高,心态不端,能力不足,经验更是一点都没有。

    就这么贸贸然地让他上自己的节目?

    宋老不想,甚至心里十分反感。

    虽然,口头上没说什么。

    但自从林子辰进入节目组后,宋老就没跟林子辰说过一句话。

    更不可能带他上节目了。

    最后的交接工作,都是交给组长去完成的。

    他看到了林子辰打来的电话。

    可是他不愿意接。

    他猜到了林子辰的困境,可是没有一点点的同情。

    他甚至想,今天的节目开个天窗。

    然后人生随笔就这么悄然地落幕。

    也是极好的。

    然而,天不遂人愿,节目还是一如既往地开始了。

    林子辰的开头的紧张,即便不是专业人士,也一听便知。

    “哼,竖子。”

    宋老几乎可以想象接下来的场景,那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播出大灾难。

    自己经营了将近二十年的节目,就要毁在这个不学无术的小子手上。

    宋老紧握着椅子扶手的双手微微颤抖着,胸中的怒气几欲喷薄而出。

    “听歌的时候,看到这样一个评论:我还幻想着有一天,在深夜,清晨,或者午后,你会给我发一条很长的信息,短一点的也没关系。”

    林子辰缓缓地念着,吐字清晰,抑扬顿挫。

    一分钟过去了,两分钟过去了……

    宋老听着,时间过去了,也不知不觉。

    十分钟过去了……

    林子辰还没有停。

    宋老竟都挑不出半点的毛病。

    宋老脸上的表情由愤怒转为不屑,由不屑转为平静,最后转为惊讶。

    十五分过去了,林子辰依旧在念着稿子。

    感情丰富,气息不乱。

    内容有回忆,有感伤,有述说,有感慨,有期望,有感悟……

    那股淡淡的味道,让人食之有味,却又有种不满足的感觉。

    “这稿子是他写的?这种距离感,这种分寸感的把握,真的是他这么一个新人能做到的?”

    宋老由惊讶转为疑惑。

    正在主持节目的这个林子辰与他认识的那个林子辰,是同一个人?

    又或者,这稿子是苏震找来的枪手帮他写的。

    二十分钟过去了,林子辰的稿子还没念完。

    宋老知道,直播中的稿子,是分段式的,想要结束,随时都可以。

    之所以没结束,那是因为没人给电台打电话。

    “哎,节目已经冷落如斯了吗?”

    宋老由疑惑转为颓然。

    节目如此冷清,肯定不只是林子辰的原因,甚至可以说,宋老要为此负百分之九十的责任。

    就算没人愿意听林子辰的主持,但宋老离开,竟也没有一个人打电话过去询问的。

    “难道,之前的热闹是假的吗?还是有人故意安排的?”

    宋老相信,只要他的几个儿子其中一个勾勾手指,这种事肯定能够安排得天衣无缝。

    所以他完全有理由这么怀疑。

    特别是前后两期节目,差距这么明显。

    林子辰的稿子念了四十多分钟。

    宋老此时反倒相信,这个稿子是出自林子辰之手了。

    因为经验。

    但凡有半点经验的编辑,没人会写这么长的广播稿。

    而林子辰正是没有经验,害怕出错,所以觉得准备得越充分越好,这才可能写这么多。

    不过,节目似乎还是冷冷清清的。

    宋老的心也彻底凉到谷底。

    先前终究还是太高看自己了。

    写作与做节目,终究还是两回事。

    就算自己著作等身,节目做得不好,听众一样不买账。

    “如果再回到从前”

    林子辰的稿子念完了,接着开始唱歌。

    歌声响起,就连宋老也不得不佩服这个年轻人的嗓音。

    中音和低音都相当的有质感,配合这首歌,更是相得益彰。

    细听之下,又觉得有些不对。

    林子辰的每个音都抓得很准,节奏也没有任何问题。

    但就是怪怪的。

    无论是发声还是吐息。

    许久,宋老才找到一个比较适合的词来形容。

    不专业。

    是的,林子辰唱得很好,但不够专业。

    难道,他是自学的?

    竟能自己琢磨到这种程度?

    宋老其实也不是专业的歌手,但他专门请人教过一段时间。

    正是因为他处在专业与非专业之间,所以对一些基础性的细节,尤为在意。

    换成专业的人,还不一定能觉察到。

    宋老的疑惑尽去,取而代之的是惊喜。

    还有愧疚。

    宋老此时才不得不承认,自己真的错了。

    错看了自己,也错看了林子辰。

    节目还在继续,终于有人打电话过来了。

    听了两句。

    宋老不由得点头,林子辰张口就来,且句句押韵。

    可见他为这个节目是做过很多准备的。

    对林子辰是更加的赞赏。

    这个年轻人不仅天赋好,而且肯努力,又知道上进。

    哎,自己当初是有多眼瞎,才会错看了这么个好苗子。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如果之前还只是惊喜的话,待宋老听到此诗时,可谓震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