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内阁设一位公相,正副都省相公各一位,枢密院正副相公各一位。

    这五人便是最有话语权的五人。

    其中公相总览大局,都省负责民务,枢密院专职负责军务。

    这样的制度和宋时有些相似之处,不过在这些官员实际负责的事上却大有不同。

    都省,枢密院都有决议大事的权利。

    只有重大事项才需要放在内阁中议论。

    届时,公相,都省,枢密院,各部的人都会参与议论,拿出个定数来。

    司法部,监察部,一个提举刑律,一个对内监督。

    在各部又有个具体的部门,负责各种事物。

    看起来,这就像是宋制的翻版,只是没了皇帝。

    可其实,这套体系中的每个人,都很清楚这套体系是完全不同的。

    因为这套体系,用完善的规则限定了每个人的职责。

    每一个部门每个人该为哪些事负责,哪个人去监督,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都有比较具体的规则。

    这些规则并没有去限制官员做事的拳脚,而更多体现在做事的时候无法插入太多私人的东西进去。

    比如某部负责钱粮转运的官员,就有专门的规矩定下,转运的具体流程如何,中间谁监督,如何交接,如何勘定数额,每个步骤何人负责。

    这样的规则,最大程度限制了其中想要上下其手的人,同时也避免了官员之间职责不明互相推诿的事。

    以政绩为考核官员的新标准,即便有些不完善的地方,也总好过了之前考核官员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

    而新政务部门的公相,理所当然的落到了叶昊头上。

    不论是叶霄弟弟的身份,还是叶昊这些年在政务部门中的影响力,这个公相都是当之无愧的。

    至于叶霄,从一开始就没人觉得国师会沾手这些世俗的位置。

    就连国师的称呼,都已经没了官方的意思,不过是大家的习惯罢了。

    现在的叶霄,已经不拘泥身份,不拘泥名号,本身的存在,便已经是一种符号了。

    不管叫什么,叶霄都是新汉的精神领袖和信仰一般的存在。

    而且,叶霄不直接插手政务军务,可新汉的政务军务却确实是叶霄一手打造出来的。

    作为缔造者的叶霄,也对这套体系有绝对的把控。

    即便不负责其中具体的事,叶霄也可以让整套体系为他的一句话来贯彻他的意志。

    就是这般不讲道理。

    不论是鬼神莫测的手段,还是新政的种种成效,让叶霄的存在本身就是不讲道理的。

    而最重要,也是最让叶霄无可动摇的,还是收复失地,开疆扩土!

    这种事,只要能做到,便是无上的荣耀加身。

    这些荣耀便是自己不去寻,也会找到身上来。

    这便是现在的新汉。

    “我现在的影响力很大,不过军政的事物,也不会说离开我就运转不了。”

    叶霄在燕京找到了已经搬到燕京的叶昊。

    “这些年,我在工农商上的种种举措,便是为了能让各行各业自发的发展起来。”

    “到现在,已经看到了成果。”

    “现在只要做些细微的修改,商人便为了更富想尽办法把生意做大,开阔市场。”

    “那些工厂也想着法子的改良工艺,扩大规模。”

    “即便是农民,也想着种什么更好,如何种收成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