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有些事,该来的总会来。

    不是人为想去改变,就能改变的。

    回到了冀县的华雄,觉得自己既然劝说不动夏育的坚持,至少应该要准备着去尝试下,看能不能改变夏育的结局。

    毕竟在这个世上,能不求回报对他好的人,真心不多了。

    做事呢,可以不择手段;做人嘛,总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虽然良心这玩意,在凉州这片土壤上,人们大多数时候都选择扔去喂狗。

    所以呢,他与麾下百骑的训练与磨合默契更频繁了,还先打好了基础。

    比如说,在指挥麾下演练骑兵冲阵、迂回或包抄等技巧的时候,特别多了句嘴:这些战术,都是夏司马传授给他的,你们可要对得起夏司马的赫赫威名啊......

    言下之意,也要念着夏育的情。

    饮水要思源不是?

    而且很快的,他们就迎来了践行“饮水思源”的机会。

    公元185年,中平二年,春正月。

    夏育再度被朝廷起用为护羌校尉,驻扎在司隶右扶风畜官的消息,以极快的速度传遍了整个凉州。

    不出意外的,已经全面参与叛乱的各个种羌,也都派使者前往金城郡找边章。

    要求这个叛军首领,组织大家一起去将夏育砍了。

    嗯,除了北宫伯玉和李文侯之外。

    因为湟中义从,在上一次羌乱中是跟着段熲平叛的,隶属于段熲的护羌营。

    当然了,他们不请命,也不会傻到去反对。不然会被其他种羌部落给群起攻之,直接来个“攘外必先那个啥的安内”。

    边章与韩遂对于羌种首领们的请求,当场就毫不犹豫的应下了。

    好嘛,他们这是看到了机会,将各个种羌部落整合为一体的机会。

    毕竟现在叛军里的声音太多了。

    之前就湟中羌拉拢周边小部落,加上金城郡一些豪强反叛大汉的,如今几乎整个西凉的羌胡都加了进来。以部落聚居的他们,同一个种羌中还有好几个豪帅呢!那么多个种羌加在一起,就是犹如赶集一样热闹。

    作为汉家官吏出身的边章与韩遂,当然知道军中最忌令出多门。

    各自为战的结果,是被大汉朝廷各个击破!

    他们不管是不是自愿的,如今头上都多了个叛贼首领的标签。以朝廷法度来说,这种标签就算不被夷三族,也要被满门超度了。

    如此一来,他们怎么可能不想着,将各个种羌揉成一条绳呢?

    毕竟都是生活在西凉的种羌嘛,都一条绳上的蚂蚱嘛。

    所以呢,边章与韩遂还表现得同仇敌忾的,对大汉天子刘宏的感恩心思,无比虔诚。

    其一,是感谢朝廷让夏育复官了,让所有西凉种羌有了同一个目标。

    其二,是感谢大汉天子的新举动,让士人官佐和黔首百姓都觉得,西凉反叛好像也是有理由的。

    对!

    伟大的刘宏大帝,又颁布了几个政令,将汉室威严再一次透支。

    春二月,京师雒阳发生火灾,南宫被毁。

    在宦官中常侍张让、赵忠等人的劝说下,天子刘宏诏令天下:除正常租赋之外,亩税十钱助修铸铜人与宫室;诏发州郡材木文石,运送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