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3章    齐聚一堂(求订阅月票!!)

    “不是我话多啊,在这个圈子混,最好还是得有个专业的经纪团队,你现在要算是半个艺人了,这件事还是得放在心上。”

    “我哪算艺人啊,我只是个唱京剧的。”

    “诶!话可不能这么说,最近谁没听过你的名字啊,当代国风引领者,还被华夏日报表扬了,比有些艺人还混的好。”

    陈锦弦被说的有些不好意思,把话题绕了回来,“我看了下合约金额,三首曲子共一百万对吧。”

    “你是觉得价格低了吗?低了我们可以再谈。”

    “没事没事。”

    陈锦弦本来想说这个价格已经很高了,听严晖这么一说连忙摇头。

    毕竟只是授权千阙音乐独家播放权而已,真不算低。

    “台里上上下下对台庆晚会都很重视,所以希望陈先生能尽快定下演唱的三首曲目,下周一就要彩排。”

    “好,我回去考虑一下。”

    从番茄台出来,陈锦弦耸了耸肩。

    账户余额多了二十万,是台庆晚会的定金,演唱结束后会把尾款拨过来。

    小半年的租金又转回来了,陈锦弦有些雀跃。

    “三首曲子,选哪三首好呢。”

    “前两首得要观众熟悉的,最后一首唱个新歌正好。”

    他还记着微博的千万粉丝福利。

    挑一首新歌演唱,既可以当作福利,还能趁机宣传一波,两全其美。

    让他有些为难的是,《赤伶》《囍》《本草纲目》选哪两首比较合适。

    犹豫一番,划掉了《囍》。

    之前唱一次就算了,这次毕竟是人家台庆,唱这个真的不太吉利。

    回到住处后,他思考着该选个什么新歌好。

    纠结了一下午,总算是有了点眉目。

    “就《广寒宫》吧,这首歌也没被发布过。”

    陈锦弦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写词、写曲…

    紧接着又急匆匆的前往录音室录歌。

    录完歌,又赶回来。

    把歌发到严晖的邮箱,又编辑一段文字发在了微博上。

    “各位粉丝们,为了感谢大家的关注,我发布了一首新歌《广寒宫》作为千万粉丝福利,正版音频已发布在千阙,点击链接就能收听。”

    打完最后一个字,陈锦弦一头倒在床上,“困死我了。”

    他也顾不得看这首歌的反响,闭眼睡了过去。

    两天后,鹤年班全员抵达京城。

    陈锦弦特意组织了一个饭局,将最终名单确定下来。

    他明白有些人为了生计,不愿意再回来唱戏。

    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能把每个人都劝回来。

    这是影响深远的决定,他只能尽可能的让班子重聚。

    饭局的事,他没告诉徐鹤年。

    担心知道他亲耳听见有人不回班子会难过,还不如事情定下来之后告诉他哪些人会回来。

    饭局定在晚上八点,陈锦弦和黎离前往酒店。

    他们二人最先到,剩下的人相继到来。

    三十多人的班子都到齐了。

    为了不影响众人的兴致,陈锦弦把重搭戏班子的事压到了最后说。

    酒过三巡,好些人都开始迷迷糊糊的,意识逐渐模糊。

    “各位师兄、师弟、师姐、师妹,大家这次从全国各地赶来,都是为了鹤年班重建的事,我在这里,要确认一下回来的名单。”

    “新的场地我都已经租好了,租期一年,包吃包住,班子开始盈利之后,利润大家平分。”

    方才还热热闹闹的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尴尬。

    大师兄王然率先开口,“小师弟,说一句实话,真不是我们不顾旧情,确实是现实所逼,在这个大环境下,唱戏已经赚不了几个钱了。”

    “我已经三十二了,上有老下有小,不是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了,我不能不顾家。”

    酒桌上传来其他人的声音。

    “大师兄说的没错,如果家里有矿,哪怕是让我唱一辈子的戏都成!”

    “唉。”

    陈锦弦听的最多的,就是叹气声。

    他懂众人的顾忌。

    包吃包住只是让他们个人追求理想,可背后的家人才是大头。

    他们要承担养家的重担。

    陈锦弦望着一张张不甘却又无可奈何的面孔,手指揉搓几下,做了个决定。

    “一个月,我们就堵一个月的时间,如果在这一个月内,戏班子赚的钱够你们养活家庭了,就都留下来。”

    “如果没赚到钱,你们要走我绝不再拦!”

    “这一个月我给你们发放工资,每人一万。”

    黎离按住他的手,摇了摇头。

    “小师弟,你别太冲动了,你的条件我们都清楚,你哪有那么多钱。”

    “就算有也没必要浪费在这件事上。”

    “说实话,今天大家愿意来,是因为很久没见了小聚一次,以后也不一定有相见的机会了。”

    “京剧没落很久了,师傅努力了那么多年都没用,这一个月的时间,怎么可能让戏班子赚钱!”

    陈锦弦站起来,灌满了一杯酒,“我说有办法让戏班子赚钱,就一定有办法。”

    “工资我开,吃住我全包了!你们要是信我,就跟我拼一个月,咱们京剧一定会有出路,一定能大方光彩!”

    在场的人犹豫了。

    不得不承认,这个条件很心动。

    就一个月的时间,他们也不是耽搁不起,倒不如跟着陈锦弦赌一把。

    赌赢了,又能赚钱又能实现理想。

    赌输了,大不了就认清现实从今以后闭口不谈唱戏的事。

    王然拍桌而起,气势十足,“好!我就跟你赌这一次!这杯酒我干了!”

    “咱们班子里的师兄弟,谁不是小小年纪就练基本功。”

    “三五岁的年纪,日日早起练腰练腿,严寒酷暑熬了那么多年,结果唱戏赚的钱连自己都养活不了。”

    “回家之后发现出了进厂上工地,啥也做不了,可我不甘心啊!我学了这么多年京剧,怎么能甘心当个普通人!”

    班子里几个年轻点的师妹小声啜泣,“要不是现实所迫,我也不想走。”

    “我也是!”

    “我也是!”

    班子里的男人们也纷纷红了眼眶,倒满酒杯,一杯下肚。

    陈锦弦大声说道,酒劲上来有些上头,“那就跟我赌这一把!咱们鹤年班一个也不走了!”

    “一个也不走了!”

    众人举杯,声音此起彼伏,每个人都站了起来,泪中带笑。

    望着熟悉的面孔,陈锦弦暗暗发誓,一定要讲鹤年班救活!

    陈锦弦和黎离打了个车回去,许鹤年在院子里坐着还没睡。